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人物傳記 >康熙教子密語 > 第十三章 以身作則而后求人
第十三章 以身作則而后求人
作者:趙潤田   |  字數(shù):5274  |  更新時間:2015-04-03 14:50:19  |  分類:

人物傳記

訓曰:凡人有訓人治人之職者,必身先之可也。大學有云:“君子有諸己而后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碧貫樯硐榷砸病?/p>

譯文

凡是身負訓導人、治理人職責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則才可以。大學上說:“君子自身有仁讓之德,然后才可去要求別人;自身沒有貪戾之心,然后才可去責備別人。”這些話是專門為能以身作則者而說的。

評語

無論訓導人、治理人,自己先要以身作則,這道理是正確的,但要做到言行一致卻不容易。

好知其惡惡知其美

訓曰:人于好惡之心,難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見其善,而不見其惡;我所惡之人,惟見其惡,而不見其善。是故大學有云:“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闭\至言也。

譯文

人們喜歡或者討厭一個人,很難有一個公正持平的態(tài)度。往往是我所喜歡的人,只看見他的優(yōu)點,卻看不見他的缺點;我所討厭的人,只看見他的缺點,卻看不到他的優(yōu)點。因而大學中說:“喜歡一個人也能知道他的缺點,討厭一個人也能知道他的優(yōu)點,這樣的人天下太少了。”這的確是至理名言。

評語

這篇訓誡,談應用公正持平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所喜歡或討厭的人??滴醯壑赋?,不能因為喜歡一個人,就覺得他什么都好,缺點也沒有了;也不能因為自己討厭一個人,就覺得他什么都壞,連優(yōu)點也抹殺了。我們在和同事、朋友相處的時候,也應當抱這種公正持平的態(tài)度;當領(lǐng)導的時候,更應抱這種公正持平的態(tài)度,否則就會犯以偏要命的錯誤。

近朱近墨其習相遠

訓曰:人之一生,多由習氣而成。蓋自孩提以至十余歲,此數(shù)年間,渾然天理,知識未判,一習學業(yè),則有近朱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農(nóng)工商,各隨其習,習以成風,雖父兄之于子弟,亦不能令其習好同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有必然者。

注解

天理:本然之性。判:有區(qū)別。朱:朱砂。近朱近墨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譯文

人的一生,大多是通過學習充實的。大約從孩提到十多歲這幾年之間,完全是本著自然之性,知識還沒有區(qū)別,但一經(jīng)學習之后,就有了近朱近墨的不同。等到成年以后,士農(nóng)工商等行業(yè)的選擇,各由其所學來決定。經(jīng)過學習以后就形成一種習慣,即使是父親對于兒子、兄長對于弟弟,也不能強迫他們的習慣、愛好必須和自己一樣。因此孔子說:“人的性情本來是相近似的,因為學習經(jīng)歷不同,便相距甚遠?!边@的確是必然的。

評語

“性”與“習”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中的一對命題,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保献?#183;告子上)持的是“性善說”??滴跹浴白院⑻嵋灾潦鄽q,此數(shù)年間,渾然天理”也是源于孟子的學說。而“一習學業(yè)”的一段話,即是對孔子“習相遠”的演繹。本篇對我們的啟示在于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即父母應當在子女年幼時,就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并有意識地進行培養(yǎng),以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注意不要讓他們沾染上壞的習慣。

虛名無益有實則名

訓曰:程子云:“有實則有名,名實一物也。若夫好名者,則徇名為虛矣。如‘君子疾沒世而名不,’謂無善可稱耳,非徇名也。看來有一等好名之人,惟名是務,不著一毫誠實之處,只管行去,不惟無分毫之實,究至于名亦不能保?!背套哟搜?,可謂力行之要道也。

注解

實:事功。名:名聲。徇名:不顧生命以求名。徇,通“殉”。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稱:稱述。

譯文

程子說:“有事功就有名聲,名聲和事功就是同一件事,至于那些好名聲的人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名聲,結(jié)果是什么也沒有得到。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到死而名聲不被別人稱述,君子引以為恨?!褪钦f,自己沒有美好的品德能被別人稱述,而不是說君子會不顧生命去追求名聲。看來有一種好名之人,把名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誠實上花一分力氣,結(jié)果不只是沒有一分一毫的事功,甚至連自己原有的名聲也不能保住?!背套拥倪@些話,可以稱得上是著力實踐的關(guān)鍵。

評語

中國古代有“三不朽”之說,即“立德、立功、立言”;這三方面如果成就卓著,能使聲名流傳于后世,那么就是“三不朽”??鬃诱J為“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說的就是能不能“不朽”的問題??滴跛玫某填U這段話,也就是這“三不朽”說的演繹,它強調(diào):要有名,就必須有“實”(事功),否則就是徒有虛名。這段話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人應當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地辦事,否則將會一事無成,名實兩虧。

以義為利義安則利

訓曰:程子云:“所謂利者,不獨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但尋自己穩(wěn)便處,皆利心也。圣人以義為利,義安處便是利。凡人惟棄利己之心,以求義之所安,則為忠臣者亦此道,為孝子者亦此道。”人人皆當以此語為至教而奉行之也。

譯文

程子說:“所謂利,不僅僅是財利的利,只要有利心就不好了。比如做一件事,只找對自己穩(wěn)當、方便的去做,這就是利心。圣人把義作為利,義所在之處就是利。一般的人只有丟棄利己之心,而尋求義之所在,那么做忠臣也只有這個途徑,做孝子也只有這個途徑?!泵恳粋€人都應當把這段話作為最好的教誨而加以奉行。

評語

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程頤說,這就是“利(己)心”。他又認為只有像圣人那樣,“以義為利”,才是“忠臣”、“孝子”所應奉行之道。將道義置于功利之上,這確實是一種可貴的做人品格。

身勞心安利少義多

訓曰:荀子云:“身勞而心安者為之,利少而義多者為之。”此二語簡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語行之,過差何由而生?

譯文

荀子說:“身體勞累,但卻使內(nèi)心安寧的事要去做它,利益少但是道義多的事也要去做它?!边@兩句話簡明扼要。人的一生如果能依照這兩句話去做,又怎么會產(chǎn)生過失差錯呢?

評語

本篇所引用的荀子兩句話,對于我們的啟示意義是巨大的,尤其是后一句。社會發(fā)展到商品經(jīng)濟的今天,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的思潮時而泛濫,而公益事業(yè)、義務勞動等等,都是“利少”而“義多”之事,需要有人不計名利去做,也希望全社會的人都支持。

立定腳跟戰(zhàn)勝私欲

訓曰:朱子云:“人做不好的事,心卻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錮蔽,雖有端倪,無力爭得出。須是著力與他戰(zhàn),不可輸與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腳跟硬地行,從好路去,待得熟時,私欲自住不得。”此一節(jié)語乃人立心之最要處。良心能勝私欲,為圣為賢,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當詳究斯言。

注解

錮:禁錮。端倪:苗頭。

譯文

朱熹說過:“人做了不好的事,心里會感到不安,這就是良心。但如果良心被私欲禁錮、蒙蔽,即使有一點兒苗頭,也沒有力氣掙脫出來。必須用盡力量去和私欲戰(zhàn)斗,不能輸給它。知道這件事不好,就不要去做,要站穩(wěn)腳跟,在堅硬的地面上行走,等到走熟了以后,私欲自然會站不住腳。”這段話正是人堅定信心的關(guān)鍵所在。良心能夠戰(zhàn)勝私欲,成為圣人或者成為賢人,都是這條路。打算修身立心的人,應當仔細地研究這段話。

評語

在訓誡中,康熙帝引用朱熹的話說明:一個人應當做好事;知道這件事不好,就應同私欲作戰(zhàn),用良心戰(zhàn)勝私欲。此即狠斗私心一閃念之謂也。

不忍舍處方得書味

訓曰:朱子云:“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若讀之數(shù)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別求書者,則是于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贝搜詷O是。朕自幼亦嘗發(fā)憤讀書看書,當其讀某一經(jīng)之時,固講論而切記之。年來翻閱其中,復有宜詳解者。朱子斯言,凡讀書者皆宜知之。

譯文

朱子說:“讀書必須讀到不愿意放下的時候,才是得到書本的真正意味。如果讀了幾遍,大略知道其含義就厭棄它,想尋求別的書來讀,那么就是對于這一卷書還未得到它的旨趣。”這些話極為正確。我從小也曾經(jīng)發(fā)憤讀書、看書,當讀某一經(jīng)典的時候,我就一定要通過講論它,把它牢牢記住。近年來翻閱以前讀過的書,又有一些應該詳加理解的地方。朱子這些話,大凡讀書的都是應該知道的。

評語

“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這句話指的是讀好書(朱子指的應是讀“圣賢”之書),如果讀的是一本壞書、劣書,隨手丟下可也。有些誨淫誨盜的書,一些青少年也有“讀到不忍舍處”的時候,那就更應該引起警惕!另,讀書也有“精讀”與“泛讀”之分,不是每一本書都需要“讀到不忍舍處”的。以天下藏書之多,哪有工夫得每本書的“真味”!我們應全面理解這段話,否則就得不到這段話的“真味”了。

為山九仞未可偏廢

訓曰:從來有生知、有學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則一未有。下學既久,而不可以上達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進,尤不可半途而廢。書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正為半途而廢者惜也。

注解

躐(li)等:不按次序而逾越等級。簣(ku):盛土的竹器。

譯文

自古以來人有一生下來就具有知識明白事理的,有通過學習才有知識明白事理的,有感到困惑通過學習而獲取知識明白事理的;離開了這三種情況而能夠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功的,則一個也沒有。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依然不能達到最高境界的,僅僅就在于功夫上還沒有到家;功夫是不能超越等級階段而前進的,更不能半途而廢。尚書上說:“用土堆積數(shù)丈高的山,只差一筐土就放棄了,功虧一簣?!闭翘姘胪径鴱U的人扼腕痛惜!

評語

“生知”的意思就是生來就具有知識,明白事理;“圣人”是“生知”的。但是,能夠佩戴“生而知之”的桂冠的,除了傳說中的“三皇五帝”,自孔子以下,并沒有一個儒者敢于宣稱自己是生而知之的??鬃舆€一再強調(diào),自己并非是生而知之者(見論語·述而),他還惶恐地認為“學而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康熙這則庭訓中的“三知”,實際上就是“二知”;惟其因“學知”、“困知”,才要求在學習上要不斷進取,不能半途而廢。

幼稚好學勵志盛年

訓曰:人在幼稚,精神專一通利;長成以后,則思慮散逸外馳。是故應須早學,勿失機會。朕七八歲所讀之經(jīng)書,至今五六十年,猶不遺忘。至于二十以外所讀經(jīng)書,數(shù)月不溫,即至荒疏矣。然人或有幼年遭逢坎,失于早學,則于盛年尤當勵志。蓋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壯而學者,如炳燭之光;雖學之遲者,亦猶賢乎始終不學者也。

注解

坎:困頓,不得志。勵:通“礪”。磨煉,振奮。炳燭:燃燭照明。

譯文

人在幼年時期,精神專一,沒有雜念,思想通暢無阻;長大成人以后,思想就不集中,容易走神。因此應當及早讀書學習,不要失去機會。我七八歲所讀的經(jīng)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六十年了,但還不會忘記。至于二十歲以后所讀的經(jīng)書,如果幾個月不溫習,就要荒疏了。但是人也有因為幼年遭受到坎坷不幸而失去早學的機會的,那么就應該在壯年時期更加發(fā)憤讀書學習以彌補早年失學的不足。幼年學習的,就好像太陽初升的光芒;壯年學習的,就如同燃燒著的蠟燭的光輝;即便很晚才學習的人,也還是要比一向不學習的人賢明。

評語

康熙帝認為,幼年時期的學習收效最大,因為人在幼年,有如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到了壯年或晚年才開始學習,收效就比幼年時學習要差了,但還是強于從不學習的人。他還用自己幼時所讀經(jīng)書,過了五六十年后仍不遺忘的切身經(jīng)歷來證明。所談的道理也即是“少壯須努力”的道理。這與原先談馭馬、談練書法的思想是一致的。

學而日新必有所成

訓曰:為學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然而懵懵者非不向?qū)W,心未達也,誘而達之,安知懵懵者之不為汲汲也。惟悠悠者最為害道,因循茍且,一曝十寒,以至皓首沒世,亦猶夫人而已。古之圣人進修貴勇,如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必M有瞬息悠悠之意哉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蓋深憫學者之悠悠,而冀其奮然用力也。學而能日新,則緝熙不已,造次無忘,舊習漸漸而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罷不能,莫知所以然而然。故詩人美湯曰:“圣敬日躋也紛矠。”

注解

汲汲:心情迫切的樣子。悠悠:悠閑自得的樣子。懵懵:朦朧迷糊的樣子。因循:拖沓、疲沓。茍且:只圖目前,得過且過。皓首:白頭。沒世:終身。盤銘:盤,古代盥沐用具。盤上刻有銘文,作為警戒。緝熙:光明貌。造次:匆忙。趣:通“趨”。紛:登,升。

譯文

治學的功夫有三個等級:迫切向?qū)W的為上等,悠閑自在的為中等,茫然不知所措的為下等。不過茫然不知所措的并不是不向往學習,而是他們的內(nèi)心還不清楚學習為何物,只要誘掖教導使他們明白,怎么知道茫然無所措的人就不會成為迫切向?qū)W的人呢?只有悠閑自在的態(tài)度學習的人對學道最為有害,做事馬虎守舊,得過且過,一曝十寒,他們到老也是默默無聞,如普通人一樣。古代圣人進修學業(yè),貴在敢于進取、創(chuàng)新,如商湯的盤銘上說:“茍如日日更新,更要日日更新,又要再日日更新?!边@哪有一點悠閑怠慢的意思呢!孔子說:“有誰能在某一天把他的能力用于仁德呢?”這是深深憐憫那些對學習抱無所謂態(tài)度的人,冀望他們奮發(fā)努力學習的話。學習而且能夠每日都有所更新,那么就會出現(xiàn)輝煌光明的景象,即便由于時間匆忙也會使學過的記住不忘,而以前的不良習慣也會逐漸拋棄,學習的勢頭也趨向循序漸進,此時即便想停止學習也是不可能的,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但又必須這樣做下去。所以詩人贊美商湯說:“圣人是一天一天在進步啊。”

評語

在這則訓誡中,康熙帝反對對學習抱“悠悠然”無所謂的態(tài)度,而主張汲汲求學。這對我們很有教益。悠悠然者可能很聰明,學習并不吃力,但由于缺少動力和壓力,容易在“輕松”中丟失時間和機會,最終無所成功。這乃是康熙深刻的人生經(jīng)驗。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