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3166  |  更新時間:2012-08-20 16:59:12  |  分類:

兒童教育

第3章

“圖騰”一詞來源于印第安語,它的意思是“他的親族”。在原始社會中,人們認為每個氏族部落都是起源于某種動物、植物的,因此,每個氏族一定與某種動物、植物有“親族”關(guān)系。于是,就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圖騰”。這個圖騰形象也就成為氏族保護神和象征。

圖騰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代。最初人們只知道崇拜各種自然現(xiàn)象,后來對自然的征服能力提高了,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漸漸發(fā)現(xiàn)有些自然現(xiàn)象與自己有一種特殊關(guān)系。比如又餓又冷時,某種動物可以供作食物,人們不由對它產(chǎn)生了感激之情;或者因為某種兇暴的動物傷害了人們,使人們畏懼它。人們無法認識和抗拒這些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認為這些動物出現(xiàn)在自己生活中,與自己有特殊的關(guān)系,便把它們看作是自己的神靈。此外,當時是母系氏族制,人們只知有母親,不知父親是誰,也把這些神靈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來源之一。這樣就產(chǎn)生了圖騰崇拜。

圖騰在氏族中享有至高至尊的地位。為了維護它的尊嚴,人們還定了許多規(guī)矩。例如不許說圖騰的名字,不許殺食圖騰,甚至不許去觸摸圖騰。違反了這些規(guī)矩是要受到處罰的。

圖騰崇拜是隨著母系氏族的結(jié)束而逐漸為人們拋棄的。但是在近代歷史上,仍有許多遠離人類文明的人群,保留著圖騰信仰。如我國高山族信仰蛇和山羊的圖騰;壯族以龍鳥、青蛙等為圖騰;鄂倫春族的圖騰是熊;彝族的圖騰是虎、葫蘆和竹子等;畬族崇拜狗圖騰……人們還常常舉行各種祭祀活動,來表達人們對這些圖騰的崇敬與感激的心情。

圖騰崇拜在古代漢族的起源發(fā)展中,也有過很精彩的歷史??脊虐l(fā)現(xiàn)的一些新石器時代的工具,器皿陶器上就有不少鳥和蛇的形象。說明漢族祖先對鳥和蛇圖騰的崇拜。后來,從崇蛇敬鳥而形成了龍鳳的圖形。龍和鳳的形象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到處可見。古建筑上,古器物上,歷代服飾上,無處不龍飛鳳舞。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朝代?

夏(約公元前22世紀末-約公元前17世紀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由禹的兒子啟建立。從啟至桀共傳13代16帝,約472年,后為商湯所滅。

商(約公元前17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是商湯滅夏后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從湯至紂共傳17代,31王。被周武王攻滅。

周(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周朝系周武王滅商后所建,共歷時800多年,傳34王。周朝又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國都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后稱為東周,在此之前稱為西周。東周又可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東周于公元前256年為秦所滅。

秦(前221-前206):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王朝。史家以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年)起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己卯(前222年)為秦王紀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前221年)完成統(tǒng)一,建立秦王朝。稱始皇帝。秦王朝共歷二世,統(tǒng)治15年,于前206年被劉邦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所滅。

漢(前206-220):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大的封建王朝。自高祖劉邦至更始帝劉玄(前206-25),歷史上稱為西漢(亦稱前漢);自光武帝劉秀至獻帝劉協(xié)(25-220),歷史上稱為東漢(亦稱后漢)。前后漢共歷24帝,統(tǒng)治406年,于220年被魏文帝曹丕奪取政權(quán)后滅亡。

三國(220-280):三國是指東漢滅亡后鼎足而立的魏、蜀、吳三個國家。魏(220-265)由曹操的兒子曹丕創(chuàng)建,共歷5帝,46年,265年司馬炎代魏稱晉,魏亡。蜀(221-263)劉備221年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263年蜀漢為魏所滅。其歷2帝,43年。吳(222-280)是由孫權(quán)所建,孫權(quán)222年稱王,229年稱帝。吳共歷4帝,59年,280年為晉所滅。

晉(265-420):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西晉于公元316年滅亡,共歷4帝,52年。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朝,建都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東晉共歷11帝、104年。兩晉共歷15帝、156年。公元420年,東晉亡。

南北朝(420-589):從公元420年東晉滅亡至589年隋統(tǒng)一的170年間,中國出現(xiàn)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史稱南北朝。南朝從420年劉裕代晉到589年陳亡,經(jīng)歷宋、齊、粱、陳四代。北朝從439年北魏統(tǒng)一北方開始,歷經(jīng)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等代。直到589年隋滅陳后,才結(jié)束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隋(581-618):公元581年楊堅滅北周稱帝(即隋文帝),國號隋。開皇三年(583年)建都大興(今陜西西安)。587年滅后粱,589年滅陳,結(jié)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大業(yè)十四年(618年),楊堅的兒子楊廣(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隋朝共歷2帝,統(tǒng)治38年。

唐(618—907):公元618年,隋亡。李淵在關(guān)中稱帝,國號唐,建都長安。唐共歷20帝,209年(其間,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即武則天)于690年至704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公元907年,唐朝為后粱朱溫所滅。

五代十國(907—960):公元907年朱溫滅唐稱帝,國號粱,史稱后粱。占有中國北方大部地區(qū),此后又相繼出現(xiàn)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史稱五代。同時,中國南部和山西地區(qū),先后出現(xiàn)過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后蜀、荊南。后來太祖趙匡胤先后削平南唐、吳越等割據(jù)勢力。至979年滅北漢,才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

宋(960-1279):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推翻后周而即帝位(即宋太祖),國號宋,定都開封。史稱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開封,擄去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北宋共歷9帝,167年。公元1127年5月,趙構(gòu)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即宋高宗)。后南渡,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南宋為元所滅。南宋歷9帝,153年。兩宋共歷18帝,統(tǒng)治320年。

遼(907-1125):遼是與北宋對峙、統(tǒng)治中國北部的一個王朝。遼建國于907年。國號契丹,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大遼(983—1066年間曾稱契丹)。1125年遼為金所滅。共歷9帝,統(tǒng)治210年。

金(1115-1234):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顏部領(lǐng)袖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建都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南)。太宗天會三年(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先后遷都燕京(后改稱中都、今北京)、開封。大興三年(1234年),金在蒙古和南宋聯(lián)合進攻下滅亡。金共歷9帝,統(tǒng)治120年。

元(1206-1368):公元1206年,蒙古領(lǐng)袖孛兒只斤·鐵木真統(tǒng)一全蒙古,建立了全蒙古的第一個政權(quán)——蒙古汗國,鐵木真被尊稱為成吉思汗。1271年,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滅南宋統(tǒng)一中國,建都大都(今北京)。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統(tǒng)治。從成吉思汗至此,共歷15帝,163年。若從忽必烈定國號算起,元共歷11帝,98年。

明(1368—16*4):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統(tǒng)治,在應(yīng)天府(今江蘇南京)稱帝(即明太祖),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都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16*4年,李自成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攻破北京,明朝的統(tǒng)治被推翻。明朝共歷16帝,統(tǒng)治277年。明亡后,其殘余力量曾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權(quán),史稱南明。

清(1616-1911):公元1616年,女真貴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境)即汗位。建立大金(史稱后金)政權(quán)。崇禎九年(1636年),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順治元年(16*4年)清世祖擁兵入關(guān)。定都北京。逐步統(tǒng)一了全中國。宣統(tǒng)三年(1911年),資產(chǎn)階級領(lǐng)導(dǎo)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jié)束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清代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起,共歷11帝,統(tǒng)治276年。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