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是為人和處事的總稱,包括了做人和做事的方面。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要與人接觸才能完成的。所以,人生在世,就要學會怎樣為人處世。
二千年前的孔子,就深諳這個道理。他在為人處世方面,說了很多有用的話,告誡自己、教導學生。如果追溯善于為人處世的鼻祖,那非孔子莫屬了。
在論語中,孔子談論為人處世的部分,占據(jù)了很大篇幅,可見孔子也是一個非常注重為人處世的人。
在本章中,就帶領大家參觀一下孔子為人處世的方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其言之不作,則為之也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泰伯
孔子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每個官吏都有自己的職責,只要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不要把手伸得太長,干涉妨礙別人。因為每個人的為事方法是不同的?!?/p>
古人常用直白的語言講述簡單的道理??鬃诱f“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這樣一句話。曾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君子思不出其位。”兩位先賢說的是一個人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不該思考的事情。完整地理解這句話,就是“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這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tài)度。也就是說,在你的職務上把自己做到最好,你就能升到高一級的職位。如果去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反而可能會弄巧成拙。君子只求就現(xiàn)在所處的地位來做他應該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做該做的事情,這是中庸之道。
孔子的這句話是對專業(yè)化分工的一個說法,人只有專事自己的優(yōu)勢才能發(fā)揮社會的最大效率。不在這個職位上工作的人不應該管這個職位上的事。如果他管了,就是越權了,不利于人們能力的發(fā)揮,并且不利于人際關系的發(fā)展。上級與下級之間存在一個領導與負責的關系,但上級對下級僅僅是指導和監(jiān)督,一般不參與下級的具體工作。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崩斫膺@句話時,我們不要把“位”看成是固定的、唯一的東西。實際上,位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拔弧?,可以表現(xiàn)為一個人的職位、身份、地位,有什么樣的角色、地位,就有什么樣的職責,就應該完成相應的職責。人可以同時有多重角色,這些角色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不同的角色要承擔不同的職責,也就是“在其位,謀其政”。
一個人,在家里可以是父親、兒子、丈夫,在公司里可以是員工、上級、下級,這些都是不同的角色,“在其位,謀其政”就是要求能夠認識這些不同的角色,根據(jù)需要區(qū)分、扮演好這不同的角色。
“君、臣、父、子”是不同的角色,“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講的就是不同角色的行為標準,使人“在其位,謀其政”。
在這方面,莊子與孔子的思想有共鳴之處。莊子說:“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幾案,代替廚師去做的。盡管庖人不盡職,他也不必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代他人行事?!背烧Z“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莊子
豈止是道家的莊子,就連法家的韓非子也持相同的觀點。他在二柄篇中講了一個故事:從前韓昭侯喝醉酒睡著了,掌帽官見他冷,就給他身上蓋了衣服。韓昭侯睡醒后很高興,問近侍說:“蓋衣服的是誰?”近侍回答說:“掌帽官?!闭押畋阃瑫r處罰了掌衣官和掌帽官。他處罰掌衣官,是認為掌衣官失職;他處罰掌帽官,是認為掌帽官越權。韓非子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告誡君主要求臣子司守本職,超越職權就該治罪,目的是防止群臣結黨營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道理謀士陳平理解得很透徹。有一回,漢文帝問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有多少訴訟案件?”周勃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天下一年收支多少?”周勃還是答不出來。連續(xù)一問三不知,周勃嚇得冷汗直流。
韓非子
漢文帝回過頭問左丞相陳平。陳平答說:“每件事都有主管官員。如果問司法案件,找廷尉;問錢糧,找治粟內史。”文帝不太高興,質問陳平:“如果各有官員負責,那么你這丞相要管什么呢?”陳平回答:“管大臣?。 标惼酱鸬盟欤荷頌樵紫?,不該樣樣瑣事都管,宰相的責任是輔佐皇帝,協(xié)調管理各部門官員,使他們發(fā)揮所長,盡其本分。文帝很滿意陳平的說辭,而周勃相形見絀,自知不如,不久便退職,陳平成為唯一的丞相。
周勃腦袋不開竅的地方就在于,漢文帝所問的事情都不是他分內的活計和職責,自己本來不在那些位置上,完全可以不考慮、不了解那個職位上的事務——況且皇帝不在那些位置上,不也不知道那些事務嗎?陳平就不同了,他把孔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訓誡用得很靈活也很果敢,敢于說不知道,并且能講出道理來,讓皇上也難以反駁和責難。
現(xiàn)在有很多人出于“利己”的心理,偏解了孔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意思。表現(xiàn)為自私,“本位主義”,“自掃門前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魯迅曾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做過這樣精辟的剖析: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這里的“不要管閑事”也是有特定的適用范圍的,該管的也是要管的。魯迅自己就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人。他還鞭撻了“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yōu)椤魅瞬粧唛T前雪,卻管他家瓦上霜’了”。
貧而無怨,富而不驕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p>
——論語·憲問
孔子說:“貧窮卻沒有怨恨,很難;富貴卻不驕傲,倒容易做到?!?/p>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見多了這樣的場景:貧窮的人不想想貧窮的原因以及如何擺脫貧窮,而是怨天尤人,似乎周圍的人都是他致富的障礙,都是他的敵人;富有的人不想想自己的成功是靠多少人的幫助并因此感恩,而是揚揚得意,似乎周圍的人都低他一等。這兩種人不正是貧而怨、富而驕的典型嗎?
怨或“厄怨”、驕或“無驕”是人在貧窮與富貴時自我意識的直接流露,恰恰在這種不經意間,反映了一個人真實的做人態(tài)度。
關于這個問題,孔子還有另外一種表述,語出論語·學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p>
意思是:子貢說“貧窮而不巴結奉承人,富裕而不驕傲自大,這種人如何?”孔子說:“可以,但還不如雖貧窮而仍然快快樂樂,雖富裕卻謙虛好禮的人?!?/p>
從“不驕”到“好禮”,從“無怨”到“無諂”再到“貧而樂”,看來,孔子對于面對貧富時的做人態(tài)度,要求是不斷提高的。還是讓我們通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更直觀地理解一下無怨、無諂、貧而樂的真諦吧。
嚴光,字子陵,年輕時曾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窗,有很高的名望。劉秀稱帝后,告示天下,令人尋找嚴子陵。但是光有名字不好找,于是光武帝召集宮廷的一流畫家,描繪出嚴子陵的容貌,直到畫得形神畢肖后,便復制了許多份,頒發(fā)天下,讓各地官吏負責尋找嚴子陵,過了許久仍杳無音信,漢光武帝十分焦慮。
有一天,一個農夫上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到河邊喝水,看見一人獨自坐在河邊釣魚。他越看越覺得這個釣魚人面熟,回到鎮(zhèn)上,看到集市上張貼的畫像,農夫才明白,山中的釣魚人就是劉秀出重金尋找的嚴子陵。農夫顧不得一天勞累,扔下柴禾,飛一樣跑到衙門,把此事報告了縣令,農夫也因此得到了一份兒獎賞。
齊縣縣令上書光武帝:“有一個人,在富春山溪水邊釣魚,很像嚴子陵?!?/p>
劉秀立即命官吏備好車馬,帶上優(yōu)厚禮物,想把嚴子陵請出富春山,然而,官車去了又回,嚴子陵堅辭不出山。這天,官吏又一次來到富春山,嚴子陵說:“你們認錯人了,我只是普通打漁人?!笔拐卟还芩趺唇忉?,硬是把他推進了官車,快馬加鞭,送他到了京城。嚴子陵住進了劉秀特意為他安排的房子,每日飯菜非常豐盛,還有數(shù)十名仆人伺侯他,然而對于這些他不屑一顧。
侯霸與嚴子陵也是舊時好友。此時的侯霸已做了漢朝的大司徒。侯霸聽說嚴子陵已到京城,就讓手下侯子道給嚴子陵送去一封信,表示對嚴子陵的問候。一見嚴子陵,侯子道恭恭敬敬地把信遞了過去。此刻,嚴子陵正斜倚在床上,聽到是大司徒侯霸派人送信,仍然面無喜色。接過信,大概一看,便放在了桌子上。侯子道以為嚴子陵因為侯霸沒有親自看望而不愉快,忙又說:“大司徒本想親自迎接您,因為公事繁忙,一刻也脫不開身,晚上,他一定抽空登門拜訪,請嚴先生寫個回信兒,也好讓我有個交代?!?/p>
嚴子陵想了片刻,命仆人拿出筆墨,他說,讓侯子道寫。信中寫道:“君房(侯霸字君房)先生,你做了漢朝大司徒,這很好。如果你幫助君王為人民做了好事,大家都高興;如果你只知道奉承君王,而不顧人民死活,那可千萬要不得?!彼f到這兒就停了下來,侯子道請他再說些什么,嚴子陵沒有吭氣兒,侯子道討了個沒趣回到了侯霸那里。
侯霸聽完侯子道的話,面有怒色,覺得嚴子陵不把他這個大司徒放在眼里。于是把嚴子陵的一番話,報告了劉秀,誰知劉秀卻說:“我了解他,就這倔脾氣?!?/p>
當天,劉秀去看望嚴子陵?;实塾H自登門,這可是件大事兒,得遠迎才對??蓢雷恿旮静焕?,躺在床上養(yǎng)神。劉秀進來后,看到他這副情景,并不惱火,走過去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嚴子陵的肚子,親切地說:“老同學,你難道不念舊情,幫我一把嗎?”嚴子陵說:“人各有志,你為什么一定要逼我做官呢?”劉秀聽后長長地嘆了口氣,失望地走了。
有一晚,劉秀與嚴子陵敘舊。劉秀問:“我比從前怎么樣?”
“嗯,有點兒進步。”嚴子陵大模大樣地回答道。
劉秀封嚴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不肯上任,仍舊回到富春山中過他的隱士生活,種種地,釣釣魚。富春山邊有條富春江,江上有個臺子,據(jù)說是當年嚴子陵釣魚的地方,稱為“嚴子陵釣臺”。
“貧而無諂”,僅僅是“固窮”,是窮人保持自己尊嚴的最后底線;“富而無驕”也只能算是一種消極的不作為。這兩種行為的心理背景,仍然存在嚴重的貧富界線。因此,這還算不上一種超脫的人生認知境界。
而“貧而樂,富而好禮”,則完全把“貧”、“富”拋開,而以發(fā)自內心的生命喜悅和謙仁禮讓作為生活的最實質性的內容與準則。能夠達到這一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賢者,才是真正懂生活、會生活的人。
忠言逆耳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p>
——論語·顏淵
子貢問交友的道理。孔子說:“朋友有過失,要盡心盡力勸告他,并引導他向善。朋友要是不接受勸導就算了,不要再自討沒趣了?!?/p>
俗語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謂千古訓條??上淖饔昧υ缫言谛U不講理的封建時代消耗殆盡,在當今人權時代,如果還把這句話當成訓條,未免把人性降到了很低的層次。
忠言,對于幫助他人和建立真誠的人際關系,確實有重要作用。反過來講,不能給予他人忠言的人不是真誠的人,這種人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有價值的想法告訴對方。也就是說,不愛別人的人不會給予他人忠言,不被愛的人也同樣得不到忠言。因此,我們應該歡迎忠言,更應該給人以忠言。
問題是,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f逆耳的忠言呢?為什么不說順耳的忠言呢?
這就像一種藥丸,外甜內苦,含在嘴里的時候,外邊一層先融化,病人嘗到一股甜甜的味道,所以才有勇氣吃下去,等到藥丸吞到胃里,藥丸里面的部分融化,也就是真正的藥力部分,才發(fā)揮作用。這是利用了人本能的趨利避害的特點。同樣,具體到對別人進規(guī)勸之言時,我們要有意識地多運用這種方式。讓人不因忠言而苦,不僅是對人權的尊重,也是對自身修養(yǎng)的尊重。
王安石
眾所周知,蘇東坡和王安石在政治上是死對頭,在生活上卻是好朋友,那么,他們是怎樣處理這種復雜關系的呢?有一次,蘇東坡去拜訪宰相王安石,進門一看,王安石不在,但發(fā)現(xiàn)書桌上壓著一張尚未寫完的詩,詩只寫了兩句:“西風昨晚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蹦贻p氣盛而又自負的蘇東坡心想:“這西風只有秋天才會刮,而菊花具有傲霜氣骨,只有到了深秋季節(jié)才漸漸枯萎,豈會花落滿地,更何談‘吹落黃花滿地金’呢?王公啊王公,好不自負,好不糊涂,竟然鬧出如此笑話!”于是,拿起桌上的筆,接著王安石未寫完的詩,信筆寫下:“秋花不似春花落,說與詩人細細吟?!比缓髱е鴰追值靡獾纳袂榛厝チ?。
王安石回家后,見桌上的詩,知道蘇東坡來過,而且見筆跡也知道是他所寫,心里暗想:“這蘇東坡年輕自負,我得想法子用事實教訓教訓他,讓他明白到底是誰鬧笑話!”
王安石心生一計,即刻向宋神宗建議將蘇東坡調到湖北黃州府做團練副使。蘇東坡接旨后,心里很不痛快,心想這王安石就因為我揭了他的短,便上奏皇上叫我去湖北當苦差,但皇上已降旨,又不敢違抗。
蘇東坡到任后,心里耿耿于懷,無心做事。有一天,他邀請好友陳季常一道在后花園飲酒賞菊,殊不知二人來到后花園一看,居然見不到一朵盛開的菊花,只見黃色的花瓣掉了一地,恰似“滿地鋪金”。原來前幾天正好刮了大風,就將菊花紛紛吹落了。此時,蘇東坡才恍然大悟。陳季常見蘇東坡有些驚詫,便問:“你為什么驚訝呢?”蘇東坡才將前不久在王安石家錯改菊花詩一事告訴了陳季常。接著,蘇東坡感嘆道:“我真是錯怪了王公,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日之事給了我很深刻的教訓,凡事都要謙虛謹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切不可自作聰明,驕傲自負?!焙髞恚K東坡主動向王安石賠禮道歉。
王安石“教而不語”,用客觀事實來教育蘇東坡,真是無言勝有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驕傲自負的蘇東坡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得到了深刻教訓,從此謙虛謹慎,并成為聲名超過王安石的一代大文豪。
這樣的忠告方式豈不是更好嗎?如果王安石采取直言忠告的方式,那么蘇東坡估計是很難接受的,即便是接受必然是勉強的,而且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其實,僅有好的愿望還是不行的,忠告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則就不可能收到效果。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下幾點,你的忠告就容易被人接受,“忠言”也就不會逆耳了。
首先,態(tài)度一定要謙和誠懇。大家其實心里都明白,忠告說到底還是為對方著想,這是忠告的根本出發(fā)點,因此,要盡量讓對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須謹慎自己說話時的語氣、表情、措辭等,千萬不可疏忽大意,草率行事。說話時,態(tài)度要注意自然,不要表現(xiàn)出你對他已經失去信心的樣子,用語不要太過于激烈,但也不能太委婉,否則他會認為你是在求他,或是讓他覺得你是在假惺惺地表演。
其次,要選擇適當?shù)膱龊虾蜁r機。如果是你的下屬盡管做了最大的努力,但事情最終沒有辦好,此時最好不要向他們提出忠告。如果你這時說:“你如果當時不那樣做就不會發(fā)生現(xiàn)在的事了”之類的話,即便你真的指出了問題的要害,而且說的也很在理,但你要注意,當對方正在努力做這件事的時候,而你自己沒有做。如果是這樣,對方雖然口中不說什么,但在他心里可能就會這么想:“有本事,當時你自己做”,“只會教訓人,那么難,你不一定也能做好”等,對方有了這樣的心理,那你的忠告就沒有任何用處了。
相反,如果此時你能多說這樣的話:“辛苦你了”,“我知道你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了”,“這件事確實不好辦,要是我做也不一定做的好啊”。先安慰對方一下,讓他調整自己的情緒,然后再不失時機地與他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最終他就會很樂意接受你的忠告。
當然,選擇在什么場合提出忠告,也應當值得注意。原則上講,提出忠告最好是一對一,沒有第三人在場,如果在辦公室,大家都埋頭認真工作的時候,你就當面說他,即使你當時覺得很氣憤,但對方不管你的感受,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和其他在場人的感受,他會覺得很沒面子,那么你就無形中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以后的工作也就沒有任何的激情和積極性了。
最后,不要以事與事、人與人相互比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為在比較兩個人的時候,總有意無意地會將對方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做比較,這樣就更加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了。我們看一個例子:有一位母親是這樣忠告自己的兒子的:“我說兒子,你看看隔壁家的小明多有禮貌,多乖??!你和他是同歲,你怎么就不如他呢?兒子,你可要好好向他學習、做個好孩子啊?!边@是中國最經常出現(xiàn)的家庭式教育,我們來看兒子是怎么回答的:“哼!嘴里整天就說他這好。那好,你干嗎要把我生下來???你干脆讓他做你的親生兒子算了!”
可見,忠告有時候是令人難堪的,但是只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一想,言行舉止中多一點關愛和尊重,那么,你的忠告就不可能“逆耳”了,才有可能取得效果。
在人際關系中,“朋友”是一種最松馳的人際關系。朋友之間講求一個“信”字,這是維系雙方關系的紐帶。但對待朋友的錯誤,要開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系,若他堅持不聽,那就作罷吧。
如果別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準則。所以清末志士譚嗣同就認為朋友之間最應該使用的語言就是稱贊。其實,孔子這里所講的,就是忠言逆耳的意思,不過是需要自己適可而止罷了。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yǎng)仁德。”
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yǎng)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為。
我們談到交友從緣來看,是什么緣故呢?是因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圍內,父母和子女啊,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關系;在社會上呢,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選擇,這種選擇通常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緣就是指條件來源,那么在它的發(fā)展方面呢,就可以從緣有長短,緣有深淺,緣有好壞來看。
交朋友一定要真誠,所謂的“忠告而善導之”,忠告就是忠言逆耳,我作為你的朋友要像鏡子一樣來照鑒你,善導就是好好地引導你,用好話設法好好地勸你,又能夠用些方法來引導你。
有一次,蘧伯玉派一個朋友到魯國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見了面就問這位來賓,我那位老朋友如何?這位來賓就用了一句話來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正自己的過錯,沒有辦法,怎么辦?這個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說,真是一個好的使者,替別人傳話的使者。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兩個人通消息的時候說我想改正自己的過錯,還沒有做到。他的這個朋友每天都在進步啊,人們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講的是這個,而不是說過了三天后一看,哎呀,你怎么整形了!這個刮目相看是說感覺到,不斷地在成長,還有一句類似的話是,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言語乏味??梢钥闯鋈酥挥性诓粩嗟厍笾?,不斷地修德這兩方面改進才能不斷地改進生命,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說是志趣相近啊。
中國自古以來的道德學說中,一向重視“禮”的作用。“禮”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是重要的道德約束。
孔融
孔融讓梨的故事想必每個人都聽說過吧,故事中的主人公孔融,在一次家中分梨吃時,別的孩子都挑個大的,而他卻挑了個小的,將大的留給別人,細讀這個故事,足以看出當時的人們是何等崇尚禮,在古代禮貌尚且如此重要,今天,禮貌就更應受到人們的重視。
古代禮的一條重要原則是謙讓,朱熹說:“讓者,禮之實也?!钡嵌Y讓并非無原則地討好退讓和屈從。禮讓是美德。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因此,要注意做到求同存異,能容納別人。
春秋晚期吳國的公子季札到徐國訪問,與徐君志趣相投,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徐君羨慕季札腰間的寶劍,季札有意相贈,但因肩負著出使其他國家的任務,不能贈劍,便在心中許諾:“以后再送給他吧?!碑斔瓿沙鍪谷蝿眨低窘涍^徐國時,徐君已經去世了。季札趕到徐君的墳墓,并解下佩劍掛在墓邊的大樹上。隨從不明白,季札說:“當初徐君愛這把劍,我因沒有完成使命,所以沒有贈送,但我心里早已應允了。不能因為朋友已死,就背離原來已經許諾了的事情?!?/p>
中華民族對誠十分重視,言必信,行必果,人一定要遵守諾言。中國人一向崇尚信用的高尚情操。
印度泰戈爾曾說過:“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嚶嚶道謝?!痹谖覀児餐畹纳鐣髁x大家庭中,每天都要和人交往,而文明禮貌待人處事,是我們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要重視禮。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論語·十則
孔子說:“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談話絲毫不涉及道義,卻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是難辦啊!”
我們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這種毛病。茶樓酒館、卡拉0K廳等娛樂消閑場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說些天氣,說些股票,說些金融危機、氣侯異常,這還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說些東家長,西家短,某某領導和某某領導之間有些什么瓜葛,某某男同事與某某女同事之間又有些什么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沒有一句話是上得臺盤,見得世面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現(xiàn)象,有點近似于我們所說的“清談”之風。明末清初,顧亭林就曾經批評當時南方的讀書人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而北方的讀書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言不及義也罷,無所用心也罷,都還只是無聊而已??善褪沁@些人還喜歡賣弄小聰明,大家湊在一起就專門研究張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點子整人,今天攻擊張三,明天攻擊李四。在這些小聰明方面,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風捉影,甚至造謠中傷,無中生有,整起人來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們切不可輕視了這種小聰明的危害。
在政治謀略中,“小聰明,大糊涂”是萬萬要不得的。而楊修恰恰是犯了這個錯誤才做了曹操的刀下之鬼。
楊修是曹操的主簿,他在三國演義一書中,是很有名的思維敏捷的官員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曹操
劉備親自打漢中,驚動了許昌,曹操也率領40萬大軍迎戰(zhàn)。曹劉兩軍在漢水一帶對峙。曹操屯兵日久,進退兩難,適逢廚師端來雞湯。見碗底有雞肋,有感于懷,正沉吟間,有將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人們便把這作為號令傳了出去。行軍主簿楊修即令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眾將大驚,請楊修至帳中細問。楊修解釋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來日魏王必班師矣?!贝蠹倚欧?,營中諸將紛紛打點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楊修造謠惑眾,擾亂軍心,便把楊修斬了。
后人有詩嘆楊修,其中有兩句是:“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边@是很切中楊修之要害的。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關,到蘭田訪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是衛(wèi)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擄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傳入中原。曹操深憐之,派人去贖蔡琰。匈奴王懼曹操勢力,送蔡琰還漢朝。曹操把蔡琰許配董杞為妻。曹操一日去訪蔡琰,看見屋里懸一碑文圖軸,內有“黃絹幼婦,外孫杵臼”八個字。曹操問眾謀士誰能解此八字,眾人都不能答。只有楊修說已解其意。曹操叫楊修先勿說破,讓他再思解。告辭后,曹操上馬行3里,方才省悟。原來此含隱語“絕妙好辭”四字。曹操也是絕頂聰明的人,卻要行3里才思考出來,可見急智捷才遠不及楊修。
曹操曾造花園一所。造成后曹操去觀看時,不置褒貶,只取筆在門上寫一“活”宇。楊修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興,但當知是楊修析其義后,內心已忌楊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來酥餅一盒,曹操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放在臺上。楊修入內看見,竟取來與眾人分食。曹操問為何這樣?楊修答說,你明明寫“一人一口酥”嘛,我們豈敢違背你的命令?曹操雖然笑了,內心卻十分厭惡。曹操怕人暗殺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說,他好做殺人的夢,凡他睡著時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覺,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給他蓋上。曹操躍起來拔劍殺了近侍。大家告訴他實情。他痛哭一場,命厚葬之。因此眾人都以為曹操夢中殺人,只有楊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語道破天機。凡此種種,皆是楊修的聰明犯著了曹操:楊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聰明才智。
楊修
楊修終于結束了他聰明的一生。他的聰明,大智者看來,其實只是小聰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里明白而不隨便表露出來,絕不表現(xiàn)得比別人聰明。如果楊修知道他的聰明會給他帶來災禍,他還會耍小聰明嗎?所以他的愚蠢處就是不知道耍小聰明會帶來災禍。這樣的人算聰明嗎?顯然不算。多少年來,他被提拔得很慢,顯然是曹操不喜歡他的緣故,這他沒有意識到。曹操對他的厭惡、疑心越來越深,他也沒有意識到,這就是說,該聰明時他反倒真糊涂起來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現(xiàn)他的小聰明,那么他很可能會成功的。人們也許會說,楊修的死,關鍵在于曹操的聰明和多疑,但是,換了誰,作為上級也不大愿意讓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顯然,楊修最終非失敗不可,這可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羅貫中說他“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也只是說對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從謀略來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韜光養(yǎng)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護自己。那么,除了災禍降臨,他還會有什么結果呢?曹操是何等聰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當然不會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有“功高蓋主”之嫌,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會掌握“度”?!斑^猶不及”,就是說,太聰明了反倒不如不聰明,實在是至理名言?。?/p>
明代大政治家呂坤以他自己豐富的閱歷和對歷史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的結論。他在呻吟語中說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話:“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也?!?/p>
譯成今天的話就是:精明還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渾厚中悄悄地運用。古往今來得禍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精明的人,沒有因渾厚而得禍的?,F(xiàn)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極點,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
這就是說,聰明是一筆財富,關鍵在于怎么使用。財富可以使人過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毀掉。凡事總有兩面,好的和壞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聰明的人會使用自己的聰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時不要輕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渾厚,讓人家不眼紅你。一味耍小聰明,其實是笨蛋。因為那往往是招災引禍的根源。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是做學問,還是治家務農,都不能耍小聰明。
耍小聰明的人有兩種災禍,一個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禍,一個是自己會把事情辦壞而不能成功。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時,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然而終究還是自毀,永遠不會取得真正的、偉大的成功。
欲速則不達,小利敗大事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論語·子路
子夏做了莒父的縣長,問為政之道??鬃诱f:“不要求速成,不要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p>
為政有一條大原則,就是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有遠大的眼光。即拿出一種決策,開始每一項行動,都要顧及到后果,籌百年的大計,不要想很快地就拿出成果來表現(xiàn),更不可沖動,感情用事;也不要為一些小利益花費太多的心力,要顧及到整體大局。
反觀歷史,一心求速成,因沖動而壞事甚至誤國的教訓還少嗎?
三國時由于東吳利用關羽驕傲自滿的情緒,賺取荊州,并殺了關羽,使劉備悔恨交加,決計舉傾國之兵,東出伐吳,企圖消滅吳國,為他的二弟關羽報仇。
趙云當時勸阻道:“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兇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愿陛下察之?!眲鋮s回答道,孫權害死我二弟關羽,我與他有切齒之仇,“啖其肉滅其族,方雪我恨!你不要阻攔”。趙云仍堅持勸阻道:“魏國之曹丕是竊漢朝而王天下的國賊,我們與他的仇是公仇,討伐東吳報殺弟之仇是私仇,但愿我主能以天下為重?!眲鋺崙嵉卣f道:“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因一時的憤怒,奮斗的大目標他已拋至腦后,硬是不聽趙云的勸諫。
諸葛亮見這種情形,便率領文武百官當面勸諫。劉備也不聽,后來諸葛亮又專門寫成奏章,講明伐吳的害處,劉備也置之不理。學士秦宓再諫,劉備甚至要砍他的頭。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于是劉備親自率領七十五萬大軍,出師伐吳。
起兵之時,蜀軍一路上浩浩蕩蕩,氣勢恢宏,斬將奪關,蜂擁而來。此時東吳的大將周瑜、魯肅、呂蒙已先后身故,孫權在危急之時,拜一儒生陸遜為大都督,統(tǒng)率東吳6郡81州兼荊楚諸路軍馬,并鄭重地囑托道:“京城以內的事,我自己主持,京城以外的所有疆土上的事,由你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