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出版圖書 > 兒童教育 >3歲決定男孩的一生 > 第四章 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3歲男孩想要的媽媽
第四章 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3歲男孩想要的媽媽
作者:宋云   |  字數(shù):9944  |  更新時間:2009-12-14 15:13:18  |  分類:

兒童教育

3歲男孩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媽媽應該是什么樣的呢?這時的小男子漢,他們需要肯定,需要尊嚴,需要自由,需要包容,還需要適度的宣泄。媽媽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聰明活躍的男孩,他們身邊都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媽媽,她懂得孩子最需要什么,要能夠成為孩子最好的觀眾,為孩子鼓掌喝彩。所以,每一位媽媽都應該走進寶寶的內(nèi)心,做他們最知心的港灣,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平臺。做一個溫柔的媽媽

你希望寶寶成為什么樣的人?如果想讓他將來既聰明又講禮貌,媽媽就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想讓孩子守規(guī)則,自己就不要違反規(guī)則。動不動就河東獅吼,或者婆婆媽媽,嘮嘮叨叨,這是一個好媽媽必須杜絕的。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

一位年輕的母親,兒子快兩歲了,卻在一次身體檢查時被告知患上了兒童暴躁癥。換言之,這是屬于兒童的憂郁癥。孩子經(jīng)常會突然變得暴怒無比,摔盤子砸碗,還會莫名其妙地躺在地上打滾。

這位母親經(jīng)過反思和檢討,她發(fā)現(xiàn)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因為對寶寶的期望值太高,她總是習慣性地向他發(fā)脾氣,覺得他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一點不符合自己的期望。

比如:兒子不好好吃飯,把雞蛋含在嘴里,欲吃還吐的樣子,母親想著別人的孩子什么都吃得香,可他卻什么都沒興趣吃,身上也不長肉,滿肚子的火呼啦就上來了,張嘴就吼:“不吃就吐出來!別糟蹋糧食!”兒子嚇得急忙吐掉雞蛋,嘴巴張著,半天不敢說話。

有一次,她帶著兒子從小區(qū)公園玩耍回來,剛進門,兒子就嚷著:“媽媽抱抱,媽媽抱抱!”母親說:“媽媽要做飯,等會抱好嗎?”兒子不肯,繼續(xù)抱著她的腿懇求著。這位母親于是又開始吼了,厲聲地把他訓斥了一頓。兒子呆呆地站在原地,委屈地流著眼淚,母親也不去寬慰。

她知道老發(fā)脾氣對兒子會有不好的影響,平時也反思了無數(shù)次,但遇到事情,還是控制不住。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日常生活中,他望著母親的眼神充滿了畏懼,心事多了,也不敢對媽媽提出什么要求了。只有爸爸在家的時候,兒子的笑聲才會多一些。

有一個親子故事是這樣說的:寒風中,一個3歲的男孩不停地哭泣著,他的媽媽卻冷漠地在前面走,連頭也不回一下。男孩究竟犯了什么錯誤,讓媽媽如此生氣呢?細問才知,他想讓媽媽抱!多么簡單充滿愛意的要求呀!可是母親為何不抱孩子呢?聽聽她的回答吧:“這么大了還抱著呢?自己走!”

一個溫柔的母親,是不應該用這種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即使你想鍛煉他的男子漢作風,也不應該撇下一句氣呼呼的話,就不理他了。母親在孩子的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特別是當他需要你的擁抱和安慰時,母親就更不能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給他一個背影。

請記住吧:發(fā)脾氣,只能是媽媽對兒子的一種教育手段,而不應該成為大人情緒發(fā)泄的目的。

作為媽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呢?

“孩子,你看,路燈這么亮,街上的景色這么漂亮,我們也快到家了,你為什么不邊走邊看,反而讓媽媽抱呢?”

“是不是累了?再堅持一會好嗎?媽媽拿了這么多東西,也沒辦法抱你呀?!?/p>

當媽媽說這些話的時候,要蹲下來,親熱地把他摟在懷里,拍拍他的后背,安慰一下他,給他心靈上的溫暖。這樣既講道理又充滿關心的態(tài)度,豈不更好呢?

常常聽到很多家長的抱怨,說如今的孩子如何不好管,如何不懂事,好像孩子是自己的人生包袱似的。許多父母只要孩子的想法與自己不一樣,馬上就怒目相對,嘮叨個沒完。

這樣的做法非常有害,對于孩子性格的完善,具有難以察覺的負作用:

1.使用強權(quán)迫使孩子聽話,只會增加他的叛逆心理。

2.長期的高壓政策,會讓寶寶產(chǎn)生心理陰影,變得唯唯諾諾。

3.總是嘮嘮叨叨的媽媽,會培養(yǎng)出嘮嘮叨叨的孩子。

4.缺乏交流和理解的環(huán)境,會讓寶寶產(chǎn)生自閉的性格。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孩子,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一個再強悍、再精干的媽媽也應該有其溫柔的一面。

做溫柔的媽媽,這對孩子很重要,比我們所能想象的還要重要。當你每時每刻都將溫柔的理智的愛傳遞給正在成長中的寶寶時,他就會變得很快樂,笑容會時常掛在他的臉上,開朗、活潑、自信的性格也就會隨之養(yǎng)成,這不正是做媽媽的含辛茹苦所期待的成果嗎?

“我要找媽媽”

問題:你和寶寶是否建立了心有靈犀的默契感?

默契感的前提,是你和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在他3歲之前,你們每天都能在一起嗎?

因為職業(yè)、工作特點和父母事業(yè)心的不同,這個回答會五花八門。

答案:A、當然是每天從早到晚,不會離開一步;

B、經(jīng)常由外婆或奶奶過來照顧,但基本每天都在一起;

C、平均每周兩到三天,因為經(jīng)常出差,好在有保姆;

D、外地工作,沒有時間和條件,故而相聚很短,每年不到一個月。

結(jié)果分析:大部分媽媽因為生活壓力,犧牲掉了寶寶渴望與媽媽在一起的心理需要。

在接受這份書面調(diào)查的100位媽媽中,只有7位媽媽毫不猶豫地選擇了A,她們是專職媽媽,與孩子朝夕相伴;有31位媽媽選擇了B,她們工作和孩子兩頭兼顧,很辛苦;另外有15位媽媽選擇了C,是標準的職業(yè)女性,只能找保姆來分擔媽媽的壓力;選擇D的有47位媽媽,她們普遍是在外地工作的年輕女性,生存壓力大,讓保姆長時間照看又不放心,只好選擇了把寶寶留在老家。

我們何時理解寶寶內(nèi)心深處那份心靈的依賴呢?

小家伙每天都要看到媽媽的,他需要媽媽的關愛,哪怕一個眼神,一個身影,只要在他面前晃過,他就會很滿足,很有安全感。

爸爸就像一棵大樹,是他模仿的榜樣,成長的動力,是讓他仰視的一座棱角分明、挺拔陡峭的大山。只有媽媽和他的親近感最強,媽媽就是他此時安全的山谷,暖風習習,花紅柳綠。

但是迫于工作的壓力,很多媽媽都選擇了將這份責任向外分包,外婆分一點,奶奶分一點。經(jīng)濟條件好些的,干脆交給保姆。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心理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了。

力力的憤怒:

陳女士的寶貝兒子力力,今年2歲半了,是個特別聽話的孩子。眼看明年就要讀幼兒園了,陳女士卻和丈夫經(jīng)過商議,把力力送回了老家,想讓父母代為照看一年的時間。走的那天,力力表現(xiàn)得很順從,還吻了媽媽的額頭。陳女士心里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因為丈夫馬上就要出差去國外,而她也接到了單位的通知,接下來有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需要她長時間留在設計部加班,照顧孩子的時間就很少了,只能把力力暫時“外包”給父母。

到了奶奶家的第一個星期,力力還算正常,一切都很新鮮,吸引他的新玩具很多。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給媽媽打電話,小家伙嘴里念念有詞:“媽媽你就放心吧,奶奶家可好玩啦!我一定會多吃飯多長肉的!”可是好景不長,半個月之后,力力的情緒就開始不穩(wěn)定起來,他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危險了。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他就是找媽媽,找遍每一個房間和院子的每一處角落,找不到就抹著眼睛哭,邊哭邊喊:“我要找媽媽!我要找媽媽!”

奶奶只能哄他:“哎呀,力力,你媽剛打了電話,說下午就來看你!”

力力頓時不哭了,盯著奶奶:“真的嗎?”

奶奶說:“當然是真的啦!騙你是小狗?!?/p>

本以為小孩子記性差,一會兒就把這事忘了,結(jié)果到了下午,沒見到媽媽的力力鬧騰得更厲害了,一邊說奶奶是小狗,一邊坐到門口,哭得更傷心了,還氣得小臉通紅,咬牙切齒,別提多讓人擔心了。到了晚上,怎么都哄不睡他,哇哇大哭,枕頭上全是淚水。

怎么辦呢?奶奶和爺爺一商量,和女兒通了電話,說明了情況,翌日就把力力送回了家。見到媽媽的力力,一下就撲進她懷里,哭著說:“媽媽你不要我了!”邊哭邊打媽媽,陳女士沒辦法,只好讓母親留下來照顧力力。

父母的教訓:

教訓一:責任“外包”會疏遠親子關系

眾所周知,親子關系指的就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當寶寶和媽媽相處到2歲左右的時候,他和媽媽之間已經(jīng)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情感聯(lián)盟,不要說半個月,就是半天看不到,寶寶也會馬上產(chǎn)生焦慮和不安全感,哭著喊著要媽媽。應該讓寶寶充分享受天倫之樂,始終有父母養(yǎng)育關愛的幸福感,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教訓二:寶寶需要父母親自擔負教育責任

現(xiàn)在生存壓力大,金融危機以后尤其如此。很多家長更沒有時間照看孩子了,就選擇將寶寶送到父母家,這等于將教育責任外包出去。同在一座城市還好些,每周能看見兩三次;相隔千里的就很麻煩了,做媽媽的只能在春節(jié)的時候回家看到兒子。剛分開的那段時間,寶寶都會撕心裂肺地“尋找媽媽”,哭得一塌糊涂。曾經(jīng)有在外地工作的媽媽反映說,寶寶剛和她分開時,甚至有過哭岔氣的經(jīng)歷,把家里的老人嚇個半死。你想,對不到3歲的寶寶來說,這是多么大的傷害!再說,父母也因此丟下了親自教育寶寶的責任,無法循序漸進地對寶寶實施最有效、最合理的培養(yǎng),也是得不償失。

“媽媽別哭”

寶寶對世界的感知來源于何處?

媽媽幸福,寶寶就會幸福;

媽媽高興,寶寶就會高興;

媽媽喜歡,寶寶就會喜歡;

媽媽討厭,寶寶就會討厭;

媽媽恐懼,寶寶就會恐懼。

簡而言之,寶寶的情緒會時刻受到媽媽和爸爸的影響,并且會深深地轉(zhuǎn)化成他的性格和習慣的一部分,一些重大的痕跡終生都很難去除。

有毒的癩蛤?。?/p>

有一次,吳女士跟幾個要好的朋友帶上各自的寶寶,搞了一次親子郊游的活動。他們想讓寶寶體驗一下大自然。大家在湖邊玩耍的時候,不知道哪位家長發(fā)現(xiàn)草叢中有一只蛤蟆,猛地喊了一聲:“哎呀,癩蛤??!”

吳女士平時最怕綠油油的蛤蟆了,何況還是有毒的癩蛤蟆,聞聽此言,嚇得魂飛魄散,“嗷”的一聲,抱起身邊的寶寶就竄出了老遠,好像見到了鬼似的,還拍著胸脯,說:“嚇死我了!”

沒想到,她的此舉把2歲的寶寶嚇得哇哇大哭。吳女士這才慌了神,意識到孩子受了驚嚇,趕緊解釋,說:“兒子啊,癩蛤蟆有毒,它會噴毒汁,噴到眼睛的話,可就瞎了!”寶寶聽了,哭得更厲害了,在她的懷里再也不想下來,只是一個勁地嚷著要回家。無奈之下,吳女士只好帶著兒子提前走了。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不愿出門,不管媽媽說去哪兒,他都要先問一句:“媽媽,那兒有沒有癩蛤???”在他心目中,癩蛤蟆無疑成了最可怕最危險的東西了。

很顯然,孩子不是被癩蛤蟆嚇到了,而是被媽媽的過激反應嚇到了。這個故事中的蛤蟆是能夠替換的,它可以是小狗小貓小昆蟲,也可以是帶刺的花,燙的水,冰雪,或者家中的電插頭……凡是那些可能有危險的事物,當父母的第一反應是懼怕甚至是恐懼時,結(jié)果必然是孩子從此也會對它產(chǎn)生極強的排斥心理。

“害人”的樓梯:

還有一位媽媽,下樓梯的時候把腳扭了,疼得她坐在地上,眼淚也流了出來。結(jié)果寶寶看見了,嘴巴一咧就哭起來,舉起小手過來給媽媽擦淚,邊擦邊喊:“媽媽別哭!媽媽別哭!”自此以后,每當下樓梯的時候,寶寶就猶豫不決,不敢邁步。因為在他看來最可依賴的媽媽都被樓梯“害”哭了,他又怎么不害怕呢!

無論面對任何事,媽媽的軟弱,都會催生孩子的恐懼。不要讓寶寶受到你的不良情緒的誤導,并因此在他的成長之路上留下一絲陰影。

父母應做寶寶的好榜樣

試想一下,假如吳女士稍微冷靜一下,不是驚慌失措,而是鎮(zhèn)定自若地抱著孩子走開,或者干脆走過去,讓寶寶看到癩蛤蟆的樣子,跟他說:“看,這就是癩蛤蟆,是一種動物?!睂殞氝€會因為她的恐慌而怕成那個樣子嗎?

如果那位媽媽在腳扭了之后,能夠想到自己是寶寶精神的支柱,努力忍住不掉眼淚,寶寶還會對下樓梯產(chǎn)生那么大的顧忌嗎?

生活中,經(jīng)常有父母恨鐵不成鋼地抱怨說自己的孩子膽小,一點兒也不像自己小時候什么的。其實檢點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家長也常常會對某些東西表現(xiàn)出特別的害怕,然后自覺不自覺地在孩子面前流露。這樣,寶寶就被大人的態(tài)度感染,理所當然地認為那是可怕的東西。大人對于事物的態(tài)度往往會讓孩子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印象,以至于從心底排斥。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不積極,甚至膽小,進而融入他們的性格之中。

因為3歲之前的寶寶,是通過父母來認識這個世界的。

“媽媽真漂亮”

“爸爸,今天幼兒園的阿姨跟我說,我有一位全世界最漂亮的媽媽!”

“媽媽,你穿這件衣服真好看!快帶我去兒童樂園吧!”

……

“誰的媽媽最漂亮?”這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經(jīng)常討論的話題,不要小瞧了這個問題,孩子們爭來爭去,結(jié)果往往是“我的媽媽才最漂亮呢!”在他們的心目中,自己的媽媽最有智慧,最有氣質(zhì),最有耐心,而且最大方,愿意給自己買最多的玩具和最好吃的食物。

因此,媽媽在寶寶面前,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形象,讓寶寶為你而自豪,以你為榮。

洛洛的抱怨

媽媽把洛洛接回來,就進廚房做飯了,根本沒注意孩子是啥表情。出來時才看見洛洛拉了老長的臉。媽媽就問這是咋的了?洛洛說:“媽媽,下次你把頭發(fā)梳整齊,把臉弄得白白的,再到幼兒園接我好嗎?”

媽媽大吃一驚:“這是為什么呀,兒子?”

洛洛很有怨氣地說:“小朋友們總是笑話我,說我的媽媽長得丑,一點都不漂亮?!?/p>

看著兒子傷心的表情,媽媽終于明白,原來自己的形象對于兒子的自尊竟然有這么重要。洛洛從小都是奶奶帶著,快3歲時才由她接到身邊上幼兒園。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匆匆忙忙地趕到幼兒園去接他。忙碌了一天的她,下班時已是滿臉疲憊,再加上一路風吹日曬,難免灰頭土臉。

原來,這樣的媽媽是不受寶寶歡迎的。他們很在乎媽媽的形象,更在乎小朋友對自己媽媽的評價。

以后再去接他時,媽媽注意了這方面的問題,雖然不能如他要求那般把臉弄白,噴上香水,但至少會在進幼兒園的大門前理理頭發(fā),拍拍身上的塵土,整整衣服,打起精神走進去。從那以后,洛洛每次看到媽媽,都會興高采烈地跑到她的懷里。

而且,他還會自豪地跟小朋友說:“看,這就是我的媽媽!”

“兒不嫌母丑”不適合3歲寶寶

人們常說這句話,以此襯托母子關系的偉大。其實,如果這不是母親的一相情愿,就是孩子長大成人歷經(jīng)滄桑后,以成人的角度對母親做出的成熟理解。但對于3歲的寶寶來說,這句話是非常不適合的。

寶寶希望媽媽永遠是人群中最漂亮的一位,萬人矚目,容光煥發(fā),讓每個小朋友都羨慕;

寶寶還希望媽媽的形象永遠不變,而且既要有好看的衣服,漂亮的容貌,還要有受人歡迎的言行,讓人贊美的心靈……

這是一面高標準的鏡子,寶寶總會用它去照自己的媽媽,特別是當他們需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攀比的時候。

怎樣做“漂亮”的媽媽?

寶寶不僅在乎外表,更在乎行為和內(nèi)心,這真是一個完美的標準呢!媽媽要怎么做才能滿足他呢?

有一次,媽媽正在洗衣服,兒子抹著眼淚跑回來,說跟小伙伴打架了。媽媽想都沒想,扔下衣服就跑出去,沖著對方大吼大叫一番。

事后,媽媽心疼地問兒子:“寶貝,痛嗎?”

本以為孩子會乖乖地訴說他的委屈,結(jié)果卻是,兒子用很不滿意的眼神盯著她,像是在想些什么,然后才說:“媽媽,你罵人的樣子好難看,那個大哥哥雖然想打我,可是并沒有打中。再說了,我弄壞了他的玩具,本來就是我的錯。媽媽,你罵人的時候,好多人都在看你,我真替媽媽感到害臊。”

媽媽一呆,接著陷入了沉思。

在兒子眼中,媽媽應該是做人做事的榜樣,既要注重表面的形象,又能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讓兒子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自豪。

偏袒兒子,未必就會被他接受,因為他對是非、對錯也會有自己的判斷,有時還會很堅持原則呢!

做母親的一定要有勇氣直面自己的缺點,還要有徹底改變自己的內(nèi)外形象的決心,做一個有品位、有智慧、有才藝的漂亮媽媽,讓寶寶每天都能對你說一句:“媽媽,你真漂亮!”

放開兒子的手

看到寶寶因為一個游戲“瘋”得不可開交、超出了你規(guī)定的時間卻仍然意猶未盡時,你有沒有勇氣對自己說:“嘿,我該放開兒子的手了!就讓他適當?shù)囟嗤嬉粫?,不要限制他的思維,他會做得更好,比你想象得還要出色!”沒錯,這才是寶寶最喜歡的好媽媽。

媽媽對寶寶最好的保護,是給他創(chuàng)造一片安全的、自由的、沒有拘束的天空。寶寶在投入一件感興趣的活動時,不希望有人打擾,也不希望有人控制他的思路,哪怕是媽媽充滿善意和關愛地拉住他的手,都會影響寶寶的心情,還會對他的成長構(gòu)成隱性的傷害。

小明的“投訴”

爸爸到外地出差有半年之久,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收到了2歲半的兒子小明對媽媽的“投訴”。小明告狀的時候一本正經(jīng),根本就沒有開玩笑的意思,說到動情處,他的眼角還冒出了幾滴淚花??磥恚孟駥δ承┦虑楦械絿乐氐牟粷M意了。

“我開小車的時候,媽媽跟得緊緊的,老是跟我搶方向盤,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就讓我在原地轉(zhuǎn)圈,真沒勁!”

“媽媽還不讓我看奧特曼,說會傷眼睛,其實我只想看一小會兒!”

“爸爸,媽媽總讓我很掃興?!?/p>

咦,這不都是一些小事嗎?也許你經(jīng)常也會這樣做,難道寶寶不喜歡媽媽對他的保護嗎?

聽了小明強烈的“控訴”,爸爸明白了。寶寶現(xiàn)在越長越大了,喜歡玩的東西也多了。媽媽呢,有點過度緊張,生怕孩子受到什么傷害,于是寸步不離,死盯著,控制著他的一舉一動。

在兒童樂園開小車,媽媽怕撞著他,就想握住方向盤,讓兒子原地轉(zhuǎn)幾圈;

看電視,打游戲,媽媽怕傷眼;

爬滑梯,打雪仗,媽媽又怕他摔著碰著,也是千叮嚀萬囑咐。

時間長了,小明肯定覺得自己沒一點自由,不管做啥事,都受到媽媽的控制,簡直就像一只被拴住了脖子的小兔子。

媽媽應該適時放開手

有時候,做媽媽的確實會有這種心理,潛意識里,把孩子看成自己籠子里的還很嬌嫩的小鳥,既為他擔心,又“害怕”他會飛出自己的視野,擺脫自己的控制。即使寶寶在沒有危險的游戲中玩得熱火朝天,媽媽也總想讓他看到自己的存在,受到自己的指引。

我們要知道,寶寶在一天天地長大,他從爬來爬去,到蹣跚學步,再到輕快飛奔,從咿呀學語到有獨立的判斷,寶寶漸漸就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他需要一個沒有阻礙的空間,由著性子去做一些事情,去嘗試自己不同的興趣,鍛煉自己的能力,為未來的成長積累打下厚厚的基礎。

作為媽媽,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應該適時地學會放手,只需要在背后默默地看著他,就足夠了??粗娴檬悄敲赐度?,那么高興,對媽媽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放羊式”培養(yǎng)利于寶寶成長

草原上的牧民,他們在肥美的草地上放牧羊群,不是死盯著每只小羊的舉動,而是在草場上圈一個足夠?qū)掗煹姆秶?,讓它們在里面盡情地活動,吃食。小羊只要不越過事先劃定的圍線,牧民就絕不會去干擾它們的一舉一動。

在這個圈子里,小羊們除了吃草,還能自由地活動,奔跑,與同伴進行交流,擁有著跟自由幾乎相等的權(quán)利。

可以說,親子教育與此是類似的,不要試圖每時每刻都握住寶寶的手,那不是他成長所需要的。小男子漢遲早要過一關,他要學會長大,就必須獨立地去處理事情,哪怕是從小小的游戲開始。

最愛他的媽媽,敞開敏感而牽掛的心吧,別再患得患失了,就讓這只原本躲在你的羽翼下的小鳥兒,試著扇動一下翅膀,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吧。對于媽媽和寶寶來說,這都會是一種霞光四溢的幸福!

別忘了睡前故事

男孩玩了一天,往往筋疲力盡,在睡覺之前講一講故事,是媽媽哄寶寶入睡的好辦法。寶寶也很樂意這樣,有的孩子不僅會主動要求媽媽講睡前故事,有時講得少了還不樂意呢!

睡前聽父母講故事,是孩子的一種心理需求,也是媽媽的一種教育責任哦!

睡前故事的好處

第一,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還能在故事中學到一些知識。這種方式,可以對寶寶起到啟蒙教育的作用。而在睡前過多地看電視或玩游戲,則會抑制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交流。

第二,睡前講故事這種方式對兒童感情上的發(fā)展和情感能力的發(fā)育非常重要。通過講一些故事,以及講解白天所發(fā)生的事情能夠幫助孩子克服怕黑的毛病,并且有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長。

第三,能夠加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與聯(lián)系,從而使孩子產(chǎn)生一種安全感。另外,適當?shù)亟o孩子講解一些科學知識也很有必要,比如生命以及地球的起源和意義等,這有助于孩子正確看待生命。

第四,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聽講之間,他的語言能力無形中得到了進步。

看,看似不起眼的一個細節(jié),原來對寶寶竟然這么重要!

講睡前故事也需要技巧

一位媽媽說,寶寶每天晚上都會要求她講故事,但還沒講完一本嬰兒畫報,他就睡著了,好像沒怎么聽進去呢。她覺得是不是這樣做沒什么效果,于是有點灰心了,試著不講,但寶寶又不樂意。

建議:引導寶寶養(yǎng)成遵守承諾的習慣,告訴他:“既然要聽媽媽講故事,就一定要聽完哦!”給寶寶一個規(guī)定的時間,鼓勵他堅持聽媽媽講完一個完整的故事,最好再跟媽媽就故事本身進行一次睡前交流。

另一位媽媽說,他的兒子送幼兒園全托班,一天見不到媽媽,回來就特別興奮,于是睡覺就成了老大難。每天晚上爬到床上,都要醞釀兩個多小時才能入睡。這時,睡前講故事往往適得其反,孩子越聽越興奮,即使熄了燈,他還要聽。媽媽曾想給他限制聽故事的數(shù)量和時間,可最后寶寶總耍賴,媽媽感到很無奈。

建議:對于過度興奮的寶寶,可采用故事與音樂同步進行的方式。媽媽在講故事的同時,放上一段溫和輕柔的音樂,以平緩寶寶興奮的情緒,讓寶寶放松緊張的神經(jīng),在愉悅的氛圍中進入睡眠狀態(tài)。如此,可收一舉三得之效。

給媽媽的幾個啟示

為寶寶講睡前故事,并不一定需要很好的口才,即使是生動的表情和手勢也并不怎么需要,下面為媽媽們提供幾個小秘訣:

1.要有感情。用感情來表現(xiàn)故事的氣氛,而且要輕柔甜美,利于睡眠,切忌神情緊張,制造過多懸念。

2.聲音豐富。適度變化一下您的聲音,讓寶寶聽起來更加生動。比如模仿故事中特定的聲音,像火車的“嗚嗚”聲,汽車的“笛笛”聲,小狗“汪汪”和小貓“喵喵”的叫聲,注重擬聲詞的不同發(fā)音。

3.故事有安定感。當然,情節(jié)曲折、高潮不斷的故事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受孩子的歡迎,但卻不利于孩子的入睡。為了讓寶寶安靜地入夢,最好挑選那些有安定感、情節(jié)變化平靜的故事,孩子才不會越聽越興奮。媽媽講故事時,要講出那種安寧的氣氛,并不時斟酌孩子的年齡和心智發(fā)育,稍微調(diào)整故事內(nèi)容。

4.愛心和耐心。如果昨天的故事還沒講完,孩子就睡著了,那么今晚講故事時,最好要有“前情提要”,以便孩子適度地銜接。在講述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疑問,這時候應該先為寶寶解說,然后再繼續(xù),切忌類似“現(xiàn)在不要問,等講完了再告訴你”的話,那是最不高明的。記住,愛心和耐心是一樣重要的。

5.適度改編??梢赃m度地將故事情節(jié)改編,孩子的吸收能力和興趣都不同,媽媽可以試著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圍,然后小幅度變動故事內(nèi)容。例如有些外國故事的主角名字洋味十足,不妨改成鄰家小孩的名字,或者中國化的名字,孩子聽起來會產(chǎn)生親切的感覺,更容易接受。

寶寶睡前這段時間,對培養(yǎng)母子關系和親子教育都特別重要。媽媽要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多與孩子接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這個在3歲之前尤為重要,否則,過了這個“村”,可就再也找不回這個“店”了。

想做一位寶寶喜歡的媽媽,看上去簡單,其實并不容易。寶寶的要求可是極為苛刻的,他的小腦袋里裝著無數(shù)你不了解的想法,而你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他將來的一生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影響。

既然媽媽對寶寶這么重要,那么有哪些事情是媽媽的雷區(qū)呢?我們簡單列舉五種媽媽,您可千萬不要效仿。

第一種:溺愛型

事事順著寶寶,好東西自己舍不得吃,總是留給寶寶吃;自己舍不得穿,也要把寶寶打扮得漂漂亮亮。天上的星星摘下來給他,河里的月亮撈上來給他,要什么給什么。這樣的媽媽很容易培養(yǎng)出自私的寶寶,處處以自我為中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種:包辦型

有些媽媽替寶寶想得太周到,什么事情都事先安排得好好的,寶寶根本沒有機會選擇。不讓孩子動腦思考,不讓他嘗試任何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如此一來,寶寶就會形成很強的依賴性,長大后很沒有主見,遇事不知怎樣處理。你看,后果嚴重哦!

第三種:壞榜樣型

這樣的媽媽對寶寶要求極高,但對自己卻愛咋咋的,一點不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比如媽媽整天看電視和打牌,卻讓寶寶聽音樂,學繪畫。寶寶雖小,卻一點也不傻呢。他一看媽媽老是在那兒玩,哪還會聽你的話呢?沒有榜樣和學習的氛圍,寶寶很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難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學習。

第四種:晴雨表型

很多媽媽當著寶寶一會發(fā)脾氣,一會又滿臉笑容。情緒不穩(wěn)定,高興不高興都掛在臉上。寶寶是很會觀察父母的表情的,如果自己的媽媽是塊晴雨表,一天之內(nèi)打好幾次雷,下好幾次雨,說刮風就刮風,說閃電就閃電,寶寶就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時間久了,性格就會扭曲。長大后自卑,膽怯,不能樂觀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媽媽們可要知道,性格決定命運,寶寶性格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他的將來呢!

第五種:干凈過度型

有的媽媽見不得兒子臟,什么東西都不讓寶寶摸,認為會把小手弄臟。更有甚者,寶寶不小心把衣服弄臟了,媽媽也會大聲訓斥。說好聽點這是干凈過度,難聽點這就叫潔癖轉(zhuǎn)移,把寶寶當成了清潔的對象了。這樣下去,寶寶什么都不敢動,因為怕弄臟了手和衣服。如此一來,寶寶的動手能力極差,沒有探索精神,也就談不上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了。,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