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作者:共青團中央網(wǎng)絡影視中心主編   |  字數(shù):3619  |  更新時間:2015-09-11 13:02:01  |  分類:

愛國教育

鄭和遠航下“西洋”

名言

祖國,我永遠忠于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zhàn)斗。

——肖邦

故事

鄭和是昆陽(今云南晉寧)人,回族,生于公元1371年。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到過阿拉伯半島,朝拜過伊斯蘭教的圣地麥加,他本人也信奉伊斯蘭教。鄭和12歲時,被明朝平定云南的兵虜去,帶入北京皇宮做了宦官。他聰明好學,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并且在跟隨燕王(朱棣)南征北戰(zhàn)中,立了不少戰(zhàn)功,得到燕王的賞識。朱棣登上皇位(明成祖)后,提升他為內宮太監(jiān)(管理宦官的官),并賜姓鄭(鄭和本姓馬),因他小字“三保”,所以都稱他為“三保太監(jiān)”。

明朝到成祖時,國勢強盛,國內外都要求擴大貿易往來。明成祖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決定組織一支強大的艦隊,前往“西洋”(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間的海洋)諸國。鄭和能言善辯,熟悉軍事,又是伊斯蘭教徒,朱棣就命令他擔任這個艦隊的首領。

鄭和接受了這個重任后,就在南京監(jiān)督工匠,加緊制造大海船,稱寶船。最大的船長444丈,闊18丈,張12帆,載重800噸。這種船可容納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1405年7月,鄭和建造的大小海船200多艘集合在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完成了出航前的準備工作。

1405年7月的一天,鄭和率領將士278萬余人,乘大船62艘,排著一字長蛇形,從蘇州劉家港出發(fā),浩浩蕩蕩地沿著我國東南海岸而下,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嘗試。船隊經(jīng)占城(越南南部)、爪哇、蘇門答臘、錫蘭(斯里蘭卡)等地,經(jīng)南巫里(印度半島西岸)折回,歷時兩年零三個月。船經(jīng)蘇門答臘時,還消滅了以大海盜陳祖義為首的5000多名盜匪。

第二次下“西洋”,是從1407年10月到1409年8月。船隊經(jīng)占城、暹羅(泰國)、爪哇、錫蘭、南巫里等地。第三次下“西洋”,是從1409年10月到1411年8月。鄭和在滿喇加(馬六甲)蓋了倉庫,作為轉運站。第四次下“西洋”,是從1413年10月到1415年8月。這次船隊越過印度以西,到達波斯灣。第五次下“西洋”,是從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這次航行到達阿丹(紅??趤喍。?、木骨都束(索馬里摩加迪沙)、麻林(肯尼亞馬林迪)等地。鄭和到達木骨都束時,國王親自去歡迎,并設宴款待。鄭和向國王和王妃贈送了絲織品、瓷器和茶葉,國王送給明朝皇帝一只珍貴動物“麒麟”即非洲的長頸鹿。第六次下“西洋”,是從1421年春到1422年9月。這次航行路程較遠(到達木骨都束),來回卻異常迅速,只花了一年多時間。第七次下“西洋”,是從1431年1月到1433年7月。鄭和率領官兵、翻譯、管理貿易和書算人員、氣象人員、醫(yī)官、各類工匠、水手等27550名,從南京下關出發(fā),經(jīng)過17個國家,來回一年多時間。鄭和在完成這次航行后,于1435年去世了。

鄭和七次下“西洋”,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海上航行,時間持續(xù)28年,航程10萬余里,經(jīng)受了種種艱險的考驗,走遍“西洋”30多個國家。鄭和在航海的實踐中,白天用羅盤針上的針位,夜晚利用天上的星位,繪制“航海圖”。他們繪明各國方位,航道遠近,航行方向,標明何處有暗礁,何處有淺灘,是一份寶貴的地理和航海資料。鄭和在航海中發(fā)現(xiàn)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比哥倫布冒險航行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要早80多年。因此,鄭和可稱為世界航行事業(yè)的偉大先導者。

鄭和的航?;顒?,增強了我國與東南亞、西亞和非洲各國的友好關系,對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際通商產生一定影響。鄭和每到一處,就宣讀明朝皇帝的書信詔諭,贈送禮品,希望建立聯(lián)系,通商友好。在他每次返航時,都有許多外國使臣隨同來中國訪問,對增進我國人民與東南亞、西亞、非洲各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鄭和開創(chuàng)了我國遠程航海的先河,間接傳播了我國的文化,揚威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加強和其他國家的友好交通。

解讀

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標志性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一項宏大的國家行為,它在表象上是文化傳播活動,在形式上是經(jīng)貿活動,在本質上是政治活動,它的決策和實踐,對當代中國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鄭和七下西洋是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結晶,標志著古代中華文明的輝煌成就。鄭和船隊始終以一種強烈、自覺的文明使命感,為推進文明的進步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光輝業(yè)績已經(jīng)深深地鐫刻在我們民族的史冊上。在鄭和及其追隨者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探索海洋、忠于國家、不懈追求、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和崇高品質,是愛國主義傳統(tǒng)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炸彈大王喻培侖

名言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巴甫洛夫

故事

廣州城外的黃花崗,矗立著莊嚴肅穆的墓碑。碑上鐫刻著七十二位烈士不朽的名字。墓旁綻開的簇簇黃花,年年歲歲祭典著烈士的英靈。其中就有一位被吳玉章同志稱譽為“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人稱“炸彈大王”的革命青年喻培侖。

喻培侖愛國思想的成長源于親身體驗的民族危機的刺激。他少時即愛聽一些有關民族興衰的歷史故事,自小就養(yǎng)成一種憤世疾俗、抱打不平的性格,對民族與社會存亡的大事尤為敏感。八國聯(lián)軍的侵略者大搖大擺地站在北京街頭,給年少的喻培侖帶來羞辱,16歲的喻培侖為自己鐫刻了一個“世界惡少年”字樣的方印章以表達憤懣之情。1905年,喻培侖和弟弟培棣一起被父親送往日本留學。在旅途中,二人為三峽風光的壯美所吸引,船到漢口時,兄弟二人便上岸游歷,不意卻誤闖進漢口英租界區(qū)。租界內一位洋巡捕惡聲喝斥。攔住二人去路,他二人認為,漢口是中國土地,中國還沒有亡國,難道中國人就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走動了。然而,那個洋巡捕對喻氏兄弟大打出手,將本來就身體瘦弱的喻培侖推下大堤,險些跌入江中。民族危亡的羞辱與悲憤使喻培侖深感憤怒。

在日本,喻培侖先后進警監(jiān)學校、經(jīng)緯學校、大阪高等工業(yè)學校等學習,嘗試著走科技、實業(yè)救國的路。1908年,喻培侖的又一次經(jīng)歷,影響了他一生的選擇。早就參加同盟會活動的弟弟此時染上惡疾,需要緊急救助。同盟會會員及其同鄉(xiāng)吳玉章等積極從四川籍革命黨人中籌措款項,熱情而真誠。喻培侖深為同盟會志士的大義所感動,于同年夏經(jīng)由吳玉章介紹,在東京參加同盟會。從此便以一腔熱情投身革命,以“國家前途是務”,斷了讀書之念。

當時,同盟會多次起義往往由于勢單力薄或組織不嚴密而歸于失敗,革命黨人中便盛行一種用暗殺的極端個人行為去震懾清庭,擴大革命聲威,并成就武裝起義所不能達到的目的。加上受當時正鼎盛時期的俄國無政府主義政黨——民意黨的活動的影響,喻培侖較多地投入了暗殺的行列。并根據(jù)其特長,專門研制炸彈、炸藥。為此,他專門選擇了千葉專門醫(yī)科學校,以利用便當?shù)膶嶒灄l件研制炸藥。在日后參與的多次暗殺行動中,他往返于東京、香港、武漢、北京等地,潛心研制了各式各樣既精巧便當又安全先進的炸彈,可以用電流、鐘表、化學等多種引爆方式,并秘密編寫了專門的研制炸藥的小冊子印發(fā)國內,廣為革命黨人所用。喻培侖也因此被喻為“炸彈大王”,并十分為黃興所倚重。

僅1909年,喻培侖便先后與戰(zhàn)友策劃了幾次重大的暗殺計劃。如刺殺端方、載洵、載濤等的行動影響頗大。這年初秋,他與黨人黃負生、汪精衛(wèi)、陳璧君(汪妻)、劉師培(光漢)等專門在北京設置了暗殺機關,密謀行刺清廷要人攝政王載灃。他們在距攝政王府較近的什剎海的銀橋下埋伏了50磅重的炸藥,設想在載灃路過時用電發(fā)火引爆。不料,暗殺計劃敗露,同伴黃負生、汪精衛(wèi)、劉師培等被捕下獄,喻培侖被通緝而逃亡海外。

1911年春,同盟會計劃在廣州舉行大規(guī)模的起義。應起義總指揮黃興之召,喻培侖趕往香港起義指揮機關,領受了研制炸藥的任務。冒著肢殘的不便與被通緝的危險(1908年,喻培侖在一次研制炸彈的實驗中,因不慎意外引爆,左手被炸掉,他此時是用獨臂工作),用兩天的時間趕制出了三百多枚炸彈,保證了起義之用。起義之前,人們以為他有一臂之殘,且尚有一技之長,不如不參加戰(zhàn)斗,以備后用。他卻毅然回絕道:“學固不能磨滅,非我死可以亡之”;且“諸公具四體,不如吾偏枯大也”,若此時退卻,“人格何在”。當起義由于溫生才刺殺廣東巡撫孚琦之事引起清廷警覺而不得不一再延期時,喻培侖與林文分別代表四川、福建的同志,堅決支持黃興關于立即執(zhí)行起義計劃的意見,使起義正式于4月27日舉行。

起義爆發(fā)后,喻培侖被分派攻打總督衙門。喻培侖胸前掛著一筐炸彈,一邊往前沖,一邊用右手不停地甩出炸彈。當攻打督練公所時,喻培侖負傷被俘,為便于保守秘密、保護同志,他訛稱名叫王光明,同時表達對祖國美好的向往。在刑訊面前,喻培侖視死如歸,堅定地宣稱:“學說是殺不了的,革命尤其殺不了?!北憩F(xiàn)了一位革命黨人的浩氣與品質。喻培侖被殺害后,與其他死難烈士合葬在黃花崗,此時他年僅26歲。

解讀

喻培侖的業(yè)績一直為后人所追憶。1912年2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根據(jù)黃興等提議,喻培侖被追認為“大將軍”,在其家鄉(xiāng)內江為其建將軍祠,以志紀念。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