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說話嗎?你說出的話別人喜歡聽嗎?你是否意識到,一個人說話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他是否能夠吸引對方注意力呢?在語言魅力上多下功夫,你也可以成為出口成章的人。1.深沉含蓄,一種成熟的標志
不懂含蓄的人,其心胸就像一封封被攤開的信,讓人一覽無遺,毫無城府可言。所以,成熟的人應該是深沉含蓄的,不可鋒芒太露,亦不可顯示自己的高明,而應該把鋒芒沉淀在寬廣的胸懷中,含蓄的自我控制,深藏不露方為真正的勝利。
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艷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敗的開始。深沉歷來被推崇為高明的處世之道。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下屬巨子招致殺身之禍。
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國濟民的圣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吧。
曾國藩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在他率領的“曾家軍”攻破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國之際,馬上給他的弟弟曾國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首詩:“左列鐘銘右讀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詩中告誡他的弟弟,千萬不能因此而驕傲自大,越有功勞越得低頭做人。
曾國藩給弟弟的警告,語重心長地教誨他的弟弟,要看淡人世間的名利,知悉“隨處有乘除”。曾國藩引用這個典故同時也說明,即使一個人功成名就了,即使成名成家了,也要謙和禮讓。一方面,名是相對的,滿招損,謙受益;另一方面,如果你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別人也會不理你那一套。
猖狂、傲慢的反面是謙遜、深沉。不是表面的恭敬,外貌的卑遜,而是發(fā)自內心地認識到猖狂之害,發(fā)自內心的謙和、含蓄,常常能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并能自我克制,懂得進退,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待人以禮。不自是,不居功,擇善而從,自反自省。
深沉含蓄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成熟的人懂得個人的想法應該深藏不露,不讓別人窺探到。這樣可以增加神秘感,不但使別人無法洞察自己的真實意圖,而且還會讓自己顯得高深莫測。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是個寡言少語的君主,讓他權威的形象聞名世界的一句話就是“朕即國家”,簡潔明了又富有氣魄。
一次在宮廷里的會議,貴族和大臣為了國事爭論不休。他們各抒己見,爭執(zhí)不下,而路易只是在一旁靜靜地聆聽,臉上掛著難以猜測的表情。待雙方分別陳述完畢,路易看著兩人不動聲色地說:“我會考慮的?!比缓缶妥唛_了。
“我會考慮的”是路易十四用來回答各式各樣請求的簡短而有力的答復之一。
路易十四的深沉使周圍的人誠惶誠恐,任他擺布,這正是他權力的基礎。圣西蒙描述他說:“沒有人像他一樣懂得如何抬高自己的言辭、自己的微笑甚至是一抹眼神。他創(chuàng)造了奇跡,威望也因深沉而得到了提升。”
其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年輕時曾經(jīng)以長篇大論而聞名,深沉含蓄是他后來自我克制和修養(yǎng)的結果,說得越多,自己的秘密和真實想法泄露得也就越多。相反,別人會因為他的深沉而張皇失措。
在絕大部分的領域內,說得越少就顯得越神秘。當學會了閉上嘴巴時,實際上就獲得了更多擁有權力的機會。
因此,成熟的人更應該明白,如果想要用言語懾服別人,說得越多,就越顯得平庸,越不能掌控大局。而你說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說出愚蠢的話。
很多時候,你的深沉會迫使對方自我防衛(wèi),他們會緊張兮兮地以各種評論填滿沉默,他們不經(jīng)意就會泄露自身的弱點,甚至事后還會推敲你的每一句話。你的魅力也會因為別人的關注、猜測而增加。所以,一定要控制說話的沖動。“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話一旦說出口就無法收回。時刻控制自己的言語,譏諷別人的話千萬不要說,否則,付出的代價會遠遠超過得到的滿足。
深沉含蓄,緘默是金。即將做的事不必直說,即使你志得意滿時,也不可趾高氣揚,已說的話也不必照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你不被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平定了一場叛亂。李列耶夫是其中的一名叛亂領袖,在叛亂平息后被判處死刑。
行刑當天,李列耶夫奇跡般的把絞刑架的繩索掙斷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樣的情況就是天意,是上天要赦免李列耶夫的罪。
尼古拉一世見狀決定順從天意釋放李列耶夫??墒?,確信自己安全了的李列耶夫站起身來,并喊道:“俄國人連制造繩索也不會,還能做什么大事呢?”當時尼古拉一世已經(jīng)簽署了赦免令,但聽到他說的這些話就改變了決定。尼古拉一世說:“讓我們用事實來證明一切吧?!庇谑撬栈亓松饷饬?。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絞刑臺——這一次繩索沒有斷裂。
點評:
成熟的人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甚至故意顯示自己的平庸,以免禍及自身。遵循深沉含蓄這一原則,是韜晦之計,會讓你一生受用無窮。
2.一針見血,更能控制全局
有人會問,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更有效的控制全局?最會說話的人,自如說話的人,往往都是語言簡潔明了的人。因為在會說話的人看來,好口才在精而不在多。一針見血,才是語言的精髓所在。
口才差的人,往往就會喋喋不休,說了一大堆,也沒有說出主旨,反而還認為自己很棒。事實上,要真正地將自己的話說得高效,就必須讓自己的語言簡練,一針見血,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對方明白自己所說的意思。
一次畢業(yè)典禮上,整個劍橋大學的大禮堂里,坐著上萬名學生。他們在等待偉人丘吉爾的到來。
終于,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準時到達,丘吉爾脫下他的大衣遞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并慢慢地走向講臺,站到講臺上,默默地注視著臺下的觀眾。
一分鐘后,丘吉爾才緩緩地說出了一句話:“NeverGiveUp!”(永不放棄?。┱f完這句話,丘吉爾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鴉雀無聲,頃刻間掌聲雷動。
這是丘吉爾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講,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講。他僅僅用了幾個字,就將自己要演講的內容說了出來,語言貴精不貴多。丘吉爾就是這樣一針見血的表達了自己的目的。
古語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闭f話也一樣。我們經(jīng)常說一個人口才好,其實并不是指他在別人面前如何會侃侃而談,或同樣一件事經(jīng)他嘴一說就能天花亂墜;而是說他只說一句話就能說到別人心里去,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
如果只是不著重點地廢話連篇,可能根本抵不上一句有根有據(jù)的話所能發(fā)揮出的作用。俗語“豆腐多了都是水,話多了都是唾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903年12月17日,美國發(fā)明家萊特兄弟完成了這一歷史創(chuàng)舉,這是人類第一次駕駛飛機離開地面飛行的日子。之后,他們到歐洲旅行。
在法國的一次歡迎宴會上,各界名流都來慶祝萊特兄弟的成功,并希望他們能給大家講講話。再三推托后,大萊特走向了講臺,而他僅說了一句話之后就匆匆走下講臺,但就是這一句精彩的話,博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據(jù)我所知,鳥類中會說話的只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p>
萊特完全可以詳盡地介紹自己科學發(fā)明的經(jīng)過,也可以談論自己的實干精神。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他的一句話已高度地概括了創(chuàng)造的艱難和埋頭苦干的精神。因為就這一句話,就足以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在公共場合演講,有的人滔滔不絕,用語言的觸角抓住了每一位聽眾,自然令人欽佩;但是,有的人卻能將自己的意思濃縮成幾句話,猶如一粒粒沉甸甸的石子,在聽眾平靜的心湖里激起層層波浪,同樣值得稱道。
前蘇聯(lián)文學家高爾基說過:如果一個人說起話來長篇大論,這就說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在說什么。換個角度來說,如果話語能簡短而更有力,或同樣有力,又何必長篇大論呢?
據(jù)說,有人曾去詢問馬克·吐溫:“演說是長篇大論好呢,還是一針見血好?”馬克·吐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禮拜天,他到教堂去,適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憐的語言講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難生活。當慈善家講了五分鐘后,他馬上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助五十美元;當慈善家講了十分鐘后,他就決定將捐款減至二十五美元了;當慈善家繼續(xù)滔滔不絕講了半小時之后,馬克·吐溫又決定減到五美元;慈善家又講了一個小時后,拿起缽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并從馬克·吐溫面前走過時,馬克·吐溫卻反而從缽子里偷走了二美元錢。馬克·吐溫原本決定捐助五十美元,最后卻變成偷走二美元錢,似乎太不近情理,但細想起來,卻是理所當然的。
在與別人交談時,我們其實只要能抓住關鍵點不放,將主要的意思說到,就能達到我們所要的效果了。
魯迅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蹦俏淮壬萍冶緛碇恍栉宸昼娋湍苤v完的話,卻滔滔不絕地拉長到六十分鐘,致使他的說話形象一落千丈,說話風格令人生厭,這怎能不引起馬克·吐溫的反感,以至于惡作劇地從那位慈善家的缽子里偷走兩美元錢。
一位著名律師曾說過:在一場官司的辯論過程中,如果第七點議題是關鍵所在,我寧愿讓對方在前六點占上風,而我在最后的第七點獲勝。這一點正是我一針見血的打贏官司的主要原因。
我國有句俗語說得好,“蛤蟆從晚叫到天亮,不會引人注意;公雞只啼一聲,人們就起身干活”。的確,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是說話最多的人,話貴在精,多說無益。
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新聞記者、政治家、出版家鄒韜奮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魯迅先生的大會上發(fā)表了一句話演講: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話來紀念先生:許多人是不戰(zhàn)而屈,魯迅先生是戰(zhàn)而不屈?!编u韜奮先生只用了一句話,就將魯迅的精神說了出來。在當時,他的演講被人們譽為最具特色的演講。即便是現(xiàn)在,人們仍感嘆鄒韜奮先生演講的簡練有力。
點評:
說話一針見血其實就是一種語言的藝術。真正會說話的人絕不是多說話的人,他們往往都是語言簡明扼要,而且能做到簡中求準,一針見血的道破天機,更有效的掌控全局。
3.把握說話節(jié)奏,養(yǎng)成好的說話習慣
要養(yǎng)成“好的說話習慣”,不僅指要準確掌握說話的內容,關鍵要掌握好說話的節(jié)奏。節(jié)奏該怎么掌握,指的是說話時能夠清楚明了、輕松愉快、考慮周到地口頭交流信息,從而給對方留下一個自信、誠懇、活潑開朗的良好印象,使你的交談獲得成功。
說話的內容是由你的見解、跟對方會面的目的以及你性格中的許多其他因素決定的,它絕大部分取決于事先的準備和才能。說話的節(jié)奏則取決你個人的說話習慣,包括精神狀態(tài)、聲調、口音、語言的格調、音量、音調高低、快慢速度、措辭、表達能力等方面。
不論身在何處,不論你要給誰留下好印象,有一條規(guī)則你需要遵循:努力把話說好,把握說話節(jié)奏,養(yǎng)成好的說話習慣。
提到說話習慣的問題,就不能不提怎么樣把握說話節(jié)奏的問題了。下面六種語言節(jié)奏是口才高手們所經(jīng)常運用的,你若能有效地掌握就能起到打動人心的效果。
凝重型
這種節(jié)奏聽來一字千鈞,句句著力。聲音適中,既不高亢,也不顯低沉,重點詞語清晰沉穩(wěn),次要詞語不滑不促。用于發(fā)表議論和某些語重心長的勸說、抒發(fā)感情等。
舒緩型
舒緩型節(jié)奏,是一種穩(wěn)重、舒展的表達方式。聲音不高也不低,語速從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說明性、解釋性的敘述,學術探討等宜用這種節(jié)奏。
緊張型
緊張型節(jié)奏,往往顯示迫切、緊急的心情。聲音不一定很高,但語速較快。用于重要情況的匯報,必須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實申辯等。
低沉型
這種節(jié)奏使人得到低緩、聲音偏暗的效果。語速偏慢,語氣壓抑,語勢多下行,用于悲劇色彩的事件敘述,或慰問、懷念等。
高亢型
高亢的節(jié)奏能產(chǎn)生威武雄壯的效果,聲音偏高,起伏較大,語氣昂揚,語勢多上行。用于鼓動性強的演說、敘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傳重要決定及使人激動的事。
輕快型
輕快型節(jié)奏是最常見的,聽者不費力,而多揚少抑。日常性的對話,一般性的辯論,都可以使用這類型的節(jié)奏。以上這六種節(jié)奏分別用于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huán)境,但又互相滲透,有主有輔,只有適當把握,才能顯示出技巧的內在力量。
除此之外,想要養(yǎng)成好的說話習慣還應該注意什么呢?
(1)認真傾聽
說話技巧的一半是聽的能力。聽得多,就能獲得更多的談話資料,就越能學會如何去說服對方,如何塑造你想表現(xiàn)的形象。其實聽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
(2)適時表達你的意見
交流是雙向溝通。在不打斷對方談話的原則下,適時地表達你的意見,這才是正確的談話方式。用心去找出對方談話的價值,并肯定它,這不僅會鼓勵對方更興致勃勃地說下去,而且也是獲取對方對你產(chǎn)生好感的絕招之一。
(3)用好肢體語言
據(jù)統(tǒng)計,口頭語言只占整個“語言”表達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八十是非口頭語言的陳述??茖W家相信在表達一個人的真實思想和感情時,“肢體語”所起的作用比口頭語言要大得多。一個會說話的人,他的非口頭語言能補充口頭語言的意思。但要注意使你的非口頭語言和你的口頭語言完全一致,只有那樣你才能表現(xiàn)出你想要樹立的那種形象。
(4)尋求你自己的獨特風格
避免養(yǎng)成貶低自己的習慣。提出可以讓對方感覺“這個問題很好”的問題,可以增進雙方的感情。說話留有缺口,不要把話說絕,歡迎對方討論。交談時,內容應有新有舊、有淺有深、有俗有雅、有遠有近,因人而異。注意自覺塑造自身角色,自知偏于呆板者應活潑些;偏于拘謹者應大方些;偏于嚴肅者應和藹些;偏于輕佻者就穩(wěn)重些;偏于傲慢者應謙遜些;偏于鋒芒者應含蓄些……
(5)說話要注意語境和場合
有些人在交際中主觀上缺乏場合意識,對人說話直出直入,惹人厭煩惱怒,落個常常把事情辦砸的結果。也許他們對人很誠實,但是遇事時往往只從個人主觀感覺出發(fā),以為只要有話就應該說,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說什么,不管什么場合環(huán)境就往外捅,結果有意無意地冒犯了人。自己還莫名其妙,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點評:
說話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就像一個出色的鋼琴家,將語言的節(jié)奏化作優(yōu)美的樂譜而隨指輕彈,演奏出一曲動人心弦的旋律。他們對語言節(jié)奏的掌握也能隨心所欲,他們說話時引經(jīng)據(jù)典,抑揚頓挫,詼諧幽默,引人入勝,與這樣的人談話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4.語中要害最關鍵
語中要害,長話短說,不講空話,不無的放矢,不重復別人已講過的或眾所周知的俗套,是會說話的人贏得聽眾的重要的說辯謀略。冗長的說教,滿嘴的陳詞濫調,沒有自己獨特見解的發(fā)言,只能引起聽者的心煩和厭倦。
德國著名詩人和戲劇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討厭那些冗長單調而又沒有多大效果的會議。
一次,有人請他參加一個作家的聚會,并讓他致開幕詞。布萊希特公務纏身,不想?yún)⒓?,便委婉地拒絕了。哪知,舉辦人并不罷休,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直至布萊希特無可奈何地答應為止。
開會那天,布萊希特準時到會,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主辦人看到后,把他請到了主席臺就座。
一開始,主辦人講了一通很長卻沒有什么實際內容的賀詞,向到會者表示歡迎,然后,高聲激動地宣布:
“現(xiàn)在,有請布萊希特先生為我們這次大會致開幕詞!”
布萊希特站了起來,快步走向演講的桌子前。到會的記者們趕緊掏出筆和小本子,照相機也咔嚓咔嚓響個不停。不過,布萊希特卻讓某些人失望了,他只講了一句話:
“我宣布,會議現(xiàn)在開始!”
可見,和什么樣的人說話,都要讓對方在最短時間內明白自己的意思,要讓對方被自己說服,就必須找出問題的關鍵點,語中要害,簡練、有力的幾句講話,便能使人趣味不減。
一次黨委為了加強機關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規(guī)定。決定由曾在鄉(xiāng)屬企業(yè)擔任過多年負責人,不久前剛調到機關工作的一位老同志負責考勤登記。這位老同志認為這項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說自己過去就是因為辦事太認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訓”。
聽了他的話,鄉(xiāng)黨委書記委婉地講了一個故事:某電影導演,為拍部片子四處尋找合適的演員。一天,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便通知他準備試鏡頭。這個人十分高興,理了發(fā)換上新衣,對著鏡子左照右看,總感到自己的兩顆“犬牙”式的牙齒不好看,于是到醫(yī)院把牙齒拔掉了。后來,當他興致勃勃地去報到時,導演一見到他就很失望地說:“對不起,你身上最珍貴的東西,被你自己當缺陷給毀掉了,我們的影片已不再需要你了?!?/p>
故事講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位老同志懂得了“堅持原則,辦事認真”正是自己最好的品質,于是沒有再推辭,愉快地接受了任務。這不能不說是鄉(xiāng)黨委書記把握問題的關鍵,語中要害的功效??!
任何人如果能把語中要害的說話技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尤其對于那些善于操縱說服技巧的人來說,就足以成大事,其意義也將非同一般。
漢朝時的上林苑,是一處專為皇帝打獵嬉、游玩戲消遣而建造的一大片園林。但丞相蕭何認為園林奢侈,應該縮減,便向漢高祖劉邦請求將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讓給老百姓耕種。劉邦一聽不禁勃然大怒,認為蕭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錢財,才這樣為他們說話辦事的。于是抓捕蕭何入獄。當時的法官、廷尉昏庸、諂媚,只要皇上認定某人有罪,廷尉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就在這治罪緊要關頭,一位姓王的侍衛(wèi)官上前勸告劉邦說:“陛下是否還記得原來與項羽抗爭以及后來鏟除叛軍的事情嗎?那幾年,皇上在外親自帶兵討伐,只有丞相一個人駐守關中,關中的百姓非常擁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關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您認為,丞相會在一個可謀大利而不謀的情況下,去貪百姓和商人的一點小利嗎?”
簡單幾句話,句句擊中要害。劉邦深有感觸,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魯莽,對不起丞相的一片誠心,感到非常慚愧。于是當天便下令赦免蕭何。
一般說來,這一方法主要是針對那些跟自己關系比較熟識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如:商業(yè)談判、會場、做報告、演講等。在這些場合下,如果你能夠做到抓住要點,沒有那么多冗長的廢話,就會很快地吸引聽眾,使他們迅速地進入主題,接下的事情無疑就會好辦多了。
點評:
關于說話抓住關鍵的要點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說出你要談論的主題,其余的客套話盡量少說或不說,語中要害,這樣絕對可以避免你的聽眾感到心煩意亂。
5.肚里有“貨”,才能對答如流
一個人如果能與任何一個陌生人——也許是個律師,或是教師、藝術家等三教九流的人物交流十分鐘,他就是一流的交際人才。因為能和各個不同領域的專業(yè)人士交談十分鐘并使他感到有興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完全是考驗你真才實學的時候。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要想做到口吐蓮花、對答如流,首先必須充實自己,做到“利其器”。
因為充實自己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畢竟沒有人相信一個胸無點墨的人能夠應對如流。你雖然不可能對各種專門學問都有精湛的研究,也不能對每一個人都談論同樣一件事情,但是,一些常識卻是必須具備的。如果能巧妙地運用一般常識,那么應付他人十分鐘有趣的談話,想必并不困難。
而充實自己的聊天素材就是這樣的一個利器,有了這個寶貝,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有一家發(fā)廊總是生意興隆、人潮不斷,有人問他們老板客人多的原因,發(fā)廊老板回答說,是理發(fā)師善于和顧客攀談、閑聊的緣故。又有人問了:怎樣使理發(fā)師善于和客人交流呢?“簡單得很!”發(fā)廊老板說:“我把各種報紙、雜志都買回來,規(guī)定理發(fā)師在每天早上工作前一定要閱讀,就當日常功課一樣,那樣他們自然會得到每天最新鮮的談話材料,以博顧客的歡心?!?/p>
發(fā)廊老板的這種方法,其實適用于每一個人,你也可以在看報紙的時候,拿一支紅藍鉛筆,把每天看到最有興趣的新聞,或是所看的好文章勾出來,要是能剪下來則更好。寫下其中的一兩句你認為很有意義的話,每天只要一兩句,兩三個月就發(fā)現(xiàn)你的思想比以前豐富得多了。談話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想起它們,運用自己的方式加以發(fā)揮,說得自然一點、順口一些,在聽別人談話時,隨時都可以聽到表現(xiàn)人類智能的警言或是諺語,日積月累下來,你的口才會越來越純熟,甚至可以出口成章,隨便說什么都生動有趣、有條有理。
而當你要應用它們的時候,也必然注意,一定要加入你自己的想法、觀點。所以,每說出一句話的時候,決不能像背書一樣,或者像鸚鵡學舌一樣把記得的話重述一遍,而是利用這句話說明你對人和事物的看法或觀點,支持別人,或證明你認為對與錯的道理。
對于口才,僅僅伶牙俐齒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肚子里沒有“貨”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達到對答如流的程度的。那么具體來說,究竟怎樣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對答如流呢?
首先是努力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做到頭腦里面有“東西”。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其實是由多種內在素質綜合決定的,它需要冷靜的頭腦、敏捷的思維、超人的智慧、淵博的知識及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為此,可努力學習有關理論及知識、經(jīng)驗。如學好演講學、邏輯學、論辯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
其次,一定的記憶能力。記憶力也是演講者、談話者、論辯者的一項重要的素質。我們的演講詞、論辯詞包括談話的一些內容都是需要記憶的,通過記憶把演講、論辯的內容儲存在大腦中,登臺演講或進行交談、論辯時,才能張口即來,滔滔不絕。如果記憶力不強,到了臺上,一緊張就會丟三落四,甚至張口結舌。
我們在積累知識時也需要有較強的記憶力,否則,打開書什么都知道,合上書又什么都忘了,是不行的。
培養(yǎng)記憶力是要下點苦工夫的。記憶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自己從學習中尋找、總結一些記憶規(guī)律,供自己使用。也可以學習、借鑒他人的成功方法,如形象記憶法、數(shù)字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總之,我們只有過目成誦,才能出口成章。
梁文以口才伶俐見長,有人向他求教有什么訣竅,他說:“很簡單,看他是什么人,就跟他說什么話。例如,同屠夫就談豬肉,對廚師就談菜肴?!蹦俏磺蠼痰娜擞謫枺骸叭绻婪蚝蛷N師都在座,你談些什么呢?”他說:“我就談紅燒肉?!?/p>
因此,要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就應該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比如遇到律師時,即使你不懂法律,你也不妨和他談談最近發(fā)生的某件案子,你可以說這全是報紙上看來的,然后就讓他來發(fā)表意見就可以了。
其實,我們每天所遇到的各種事件都可以作為談話的題材,絕不僅僅是談話的題材和資料而已,它們的每一個事實、每一句話,都向你說明了什么,都向你提供了一些對人和事物的看法,都在影響你對人生的觀點和態(tài)度。在你吸收它們的時候,你不是毫無主見地去吸收的,在你應用它們的時候,也不是毫無目的地去應用的。
點評:
訓練口才、運用口才,并非沒有常規(guī)可循。首要前提都是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胸有成竹”,如果再加上你的巧舌如簧,絕對能做到對答如流,為你奠定成功口才的基石。
6.“謙虛”過度會給人沒用的感覺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是偉人的名言,也是千真萬確的道理。然而,并不是任何場合、做任何事都需要如此“謙虛”,因為如果有人“謙虛”過度,反而給人一種“真沒用”的感覺。
有些人隨時隨地都驕傲自大,炫耀自己,相形之下,那些謙虛謹慎的人的確要好得多。一個人謙虛是應有的美德,但是不可謙虛過分,過分謙虛就變成無能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謙虛”一類的話,也要視場合及身份而決定運用與否,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實實在在、誠懇熱忱、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要見人就點頭哈腰,低三下四,只要自己有能力,該自夸時就自夸。
毛遂若不勇于自薦,這個人才就可能被埋沒了。蘇秦、張儀游說列國,蘇秦鼓吹合縱,張儀宣揚聯(lián)橫,就是自贊自夸其外交方針、軍事策略如何高明。由此看來,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外交舞臺與上層社交場合,自贊自夸就已成為極普遍的現(xiàn)象。
但在后來,可能是受到“謙虛使人進步”的影響,使得大家對表現(xiàn)自己、夸贊自己形成了錯誤的見解:視自謙自貶為美德,視自贊自夸為狂妄。其實這是錯誤的,在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的今天,人際交往頻繁,新的知識和新的人才不斷涌現(xiàn),你的優(yōu)點別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不自贊自夸一番,有誰知曉呢?
一次,一個著名企業(yè)的老總在一所學校的大禮堂演講。這名老總很有威望,是德國人,而且他是第一次來中國演講。來聽演講的同學們,都聽得都很認真,有的人還一邊做著筆記。大禮堂里面鴉雀無聲,除了偶爾有熱烈的掌聲響起,就只有老總一個人的聲音在回蕩。
演講者為此感覺很奇怪,心想:如果我是在德國演講,同學們早就站起來對自己提問或者進行爭辯了。而現(xiàn)在不僅氣氛不活躍,而且除了自己在滔滔不絕地講之外,沒有一個人附和或反應,莫非是自己的演講很糟?
在演講結束的時候,老總終于忍不住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他期待著同學們踴躍地回答,可令他失望的是,大家因為謙虛,沒有一個人站起來回答問題。這位老總心里想,只要哪位敢站起來回答我剛才提出的問題,不管他回答得對不對,我都會為他提供一個到德國深造的機會。
這時候,江文斌站了起來,說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老總為他鼓掌,同學們都以為江文斌的回答得到了老總的認可,可出乎意料的是,老總卻說:“你的答案是錯的。但你的回答為你贏得了一次出國深造的機會?!?/p>
德國老總此話一出,全場嘩然。同學們都很后悔,如果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自己就起來回答問題了,而且我說不定自己的答案還是正確的呢。可是機會往往只有一次。最后,老總說:“謙虛過度會給人沒用的感覺,也許你們都知道正確答案,但你們因為謙虛沒有說出來,我只能把這個機會送給這位同學?!?/p>
老總的話讓同學們醍醐灌頂。在人才濟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機會不會無緣無故跑到你面前來。如果要讓別人認識你,吸引別人對你的注意,你就要適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不卑不亢。在工作當中,不要把自己的才華和能力隱藏起來,要告訴你的領導你能夠做到,讓領導賞識你,這樣你才有機會發(fā)揮你的才能。在公司召開的會議上積極踴躍地發(fā)言,提出自己獨特、鮮明的觀點;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把工作做漂亮,然后讓大家分享你做好工作的快樂。如果過于謙虛,不把自己的構想說出來,領導只會認為你是一個無能的人。
現(xiàn)在是這樣一個年代,謙虛等于無能,你有本事,可是不說出來,怎么能讓人知道呢?比如現(xiàn)在的招標答辯、招聘口試、評定職稱、推銷產(chǎn)品等,哪一個離得開自贊自夸呢?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過分謙虛呢?
首先,學會自贊自夸,但要實事求是,符合實際情況,符合科學規(guī)律。如果夸大其詞達到了違反生活常規(guī)的地步,反而事與愿違,只會降低其可信度。
其次,表現(xiàn)自己明確目的、有的放矢。招聘人才、購買商品,都有一定的規(guī)格、要求。而要了解對方的所急所需,就必須事先對人才市場、商品市場搞調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shù)。
再者,表揚自己既可以直接出自本人之口,也可以轉借他人之口,最好還輔以如獎狀、獎品、名人評價、新聞傳播媒介的表彰等證明,增強其可信度和說服力。
另外,要避免過度謙虛、易引起聽者反感的毛病,而要小貶大褒、輕貶重褒,既能體現(xiàn)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又能給人謙虛的好印象,并且無損自己美好的形象。
點評:
如果有人至今仍一味苛求為人謙虛、不能張揚的做人原則,那么我們不禁要為其不爭而感到欷歔,試問曹操“煮酒論英雄”是不是自夸?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不是狂妄?不要再用謙虛來充當借口,大膽的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吧!
7.說的越多越顯平庸,沉默也是一種力量
在交際過程中,我們必須認識到適時的沉默也是一種力量,沉默與說出精心選擇的詞具有同樣的表現(xiàn)力,就好像音樂中音符與休止符一樣重要。沉默會產(chǎn)生更完美的和諧,更強烈、更恰到好處的效果。
以前,心理學家常常認為我們應該把自己的事情講出來,告訴別人,但現(xiàn)在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有時更需要忍耐和沉默。尤其是在商業(yè)或私人交際中,無言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印刷業(yè)主得知另一家公司打算購買他的一臺舊印刷機,他感到非常高興。經(jīng)過仔細核算,他決定以2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并想好了理由。當他坐下來談判時,內心深處仿佛有個聲音在說:“沉住氣?!苯K于,買主按捺不住,開始滔滔不絕地對機器進行褒貶。賣主依然一言不發(fā)的傾聽著。這時買主說:“我們可以付您350萬美元,一個子也不能多給了?!辈坏揭粋€小時,買賣成交了。
在日常交往中,沉默的傾聽往往會給你帶來益處。在某些場合,沉默不語可以避免失言。許多人在缺乏自信或極力表現(xiàn)得禮貌時,可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不恰當?shù)脑捊o自己帶來麻煩。
在周恩來總理的外交生涯中,不僅是在中國,即使在世界上,也是頗有影響力的。他憑借他的睿智,風度,談吐無不為世人所傾倒,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兩國打開了外交的大門,使世界格局為之一變?;粮竦奖本┡c周總理談判取得圓滿成功之后,周總理去為他送行。基辛格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誠懇地向周恩來擔保:回去后一定多方奔走,爭取早日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席位。基辛格越說興致越高,竟不顧外交辭令,開出了時間表:“大約一年?!敝芏鱽硎冀K微笑著,傳達出內心的贊賞和謝意。
就在飛機起飛不久,基辛格收到了發(fā)自美國的電報。原來,就在前一天聯(lián)大會議上,恢復席位的提案已經(jīng)通過!這當然是件好事,可他想到:這么重大的事情,周恩來肯定當時就接到了匯報,就對自己說“大約一年”的時候,面對基辛格興致勃勃、熱忱相向的面孔,周總理若直接告之以真相,以基辛格的身份,他豈能不覺難堪!即使他才高八斗絕能從容應對,那也只是我方搭臺讓人唱戲而已,周恩來總理選擇了沉默。只是報以友好的微笑。
研究談話節(jié)奏的學者們認識到,有張有弛的談話在人際交往中至為重要。談話的藝術的作者、心理學教授格瑞德·古德羅解釋說:“沉默可以調節(jié)說話和聽講的節(jié)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于零在數(shù)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正確的交流由兩個方面構成:既被人關注,又關注別人。安靜、專心的傾聽會產(chǎn)生強大的魔力,使談話者更加心平氣和、呼吸舒暢,連面部和肩部都放松下來。反過來,談話者會對聽眾表現(xiàn)得更加溫和。當你發(fā)怒、焦慮或自己想大發(fā)雷霆時,請你喝上一杯水或是握著自己的雙手,然后露出你的微笑。這種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控制住情感。
從前有個使臣送給國王三個金人,并說:“陛下,這三個金人,一樣高一樣重,外表造型也一模一樣,但是它們之中有一個是最珍貴的,不知貴國之中是否有人能識出?”
眾大臣紛紛上前觀看,但沒有一個能夠說出答案來。這時,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臣上前說:“陛下,我能辨出哪個是最珍貴的?!眹醮笙?。
老臣走上前去,從口袋中取出一根絲線,從第一個金人的一個耳朵穿進,結果,絲線從另一個耳朵穿出。絲線從第二個金人的一個耳朵穿進,結果絲線從口中穿出。在試第三個時,絲線從耳口穿進,卻掉進了肚中。
原來那三個金人便代表世俗中的三種人,一種是對別人的話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知傾聽;一種是從耳朵聽進,便從口中說出;只有第三種人懂得傾聽,又知道沉默,所以說第三個金人便是最珍貴的了。
沉默有時候勝過激烈的爭論,它可給對方以有力的還擊,同時也會盡顯沉默者的大度與智慧。
點評:
一個人話太多就會給人平庸之感,而懂得適時沉默的人才會給人一種智慧的力量。但是,沉默并不是一言不發(fā),而是盡量避開矛盾話題,以免造成雙方不應有的沖突,從而維持良好的交際關系。
8.隨便發(fā)怒的是瘋子,而不是有修養(yǎng)的人
輕易的發(fā)怒會讓人失態(tài),不過說氣話也只會讓人蒙羞。我們在與對手較量時,一定要頭腦冷靜,不要被他的三言兩語就給激怒了,那不是有修養(yǎng)的人的所為。要知道公牛就是被斗牛士的紅布惹怒,貿然出擊,才最終喪命的。
對于有修養(yǎng)的人來說,沒有一種勝利比戰(zhàn)勝自己及自己的沖動情緒更偉大,因為這是一種意志的勝利。即使當激情影響你的時候,也不要讓它影響你的地位,特別是當你的地位對你很重要時。這是避免麻煩的明智之途,也是獲得他人尊重的捷徑。
“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領導者必備的修養(yǎng),沒到這層次的領導不會有什么作為。用隱忍代替怨氣,以理性克制想當然,這套功夫,現(xiàn)在叫“情緒管理”,也叫EQ。
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絕不會像瘋子一樣對待他人,他會冷靜地面對棘手問題。當一個人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時,這個人離失敗就不遠了。
飛揚跋扈的拿破侖將軍愛發(fā)怒是出了名的,一次,在奧地利大使奧特涅面前,拿破侖就因為不夠冷靜,暴露出自己的軟肋,而在外交上敗給了老奸巨猾的奧特涅。
在拿破侖侵略俄戰(zhàn)爭失敗后,俄、英、普等國組成反法同盟軍,開始了反攻戰(zhàn)爭。拿破侖雖然仍能取得一些戰(zhàn)役的勝利,但總的趨勢還是每況愈下。而此時,法國的盟國奧地利的態(tài)度則變得十分曖昧,一面積極備戰(zhàn),一面以停止結盟相威脅,向拿破侖提出了種種條件,但拿破侖斷然拒絕了這些條件。
一天,拿破侖在德累斯頓的馬爾哥利宮會見奧地利使者梅特涅。拿破侖腰懸寶劍,腋下挾著帽子,威儀十足地接見梅特涅。他想借此機會威脅梅特涅,并且探聽他最近和俄國沙皇會談的結果。
問候了弗蘭西斯皇帝,又說了幾句事先想好的客套話后,拿破侖面孔一沉,就單刀直入:“原來你們也想打仗。好吧,仗是有得你們打的。我已經(jīng)在包岑打敗了俄國,現(xiàn)在你們希望輪到自己了。你們愿意這樣就這樣吧,在維也納相見。”拿破侖越說越火大,“本性難移,經(jīng)驗教訓對你們毫無作用。我已經(jīng)三次讓弗蘭西斯皇帝重新登上皇位。我答應永遠和他和平相處。我娶了他的女兒。當時我對自己說:‘你干的是蠢事?!降资歉闪耍F(xiàn)在我后悔了。”
梅特涅看到拿破侖已經(jīng)因為憤怒,而忘掉了自己的尊嚴。于是他愈發(fā)冷靜,故意刺激拿破侖這頭好斗的野牛。他提醒拿破侖說:“和平取決于你,你的勢力必須縮小到合理的限度,不然你就要在今后的斗爭中垮臺。”
拿破侖被徹底激怒了,聲稱任何同盟都嚇不倒他,不管兵力多么強大,他都能戰(zhàn)勝。接著,他說他對奧地利的軍備有準確的了解,每天都收到這方面的詳細情報等等。拿破侖甚至激動地說:“你不懂得一個軍人是怎么想的。像我這樣的人,不太在乎100萬人的生命?!闭f完,他把帽子扔到一邊。梅特涅并沒有替他撿起來。
在梅特涅這無言的蔑視下,拿破侖只得繼續(xù)說道:“我和一位公主結婚,是想把新的和舊的、中世紀的偏見和我這個世紀的制度融為一體。那是自己騙自己,現(xiàn)在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許我的寶座會因此而倒塌,不過,我要使這個世界埋在一片廢墟之中。”這明顯是一種威脅,但是梅特涅無動于衷。
見威嚇不成,拿破侖突然獻媚地問道:“好啦,你知道事情會怎么樣?你不會對我開戰(zhàn)吧?”梅特涅馬上答道:“陛下,你完了!你的易怒已經(jīng)把什么都給我講清楚了。”不久,奧地利加入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行列。
一貫以權謀多變著稱的統(tǒng)帥拿破侖不能控制住自己憤怒的情緒,連連失態(tài),說些大話、氣話,想借此脅迫梅特涅。但很顯然,在這次外交會面的較量中,勝利者是梅特涅,而不是拿破侖。
梅特涅因為冷靜處事,不失時機地以言辭激怒拿破侖,使其暴露內心世界,幸而不辱使命。梅特涅的話語不多,但他一則表達了對歐洲和平的看法,即取決于拿破侖;二則也得出結論,拿破侖固執(zhí)己見,不思變通,在歐洲聯(lián)合進攻下,其失敗的命運是注定的。后來的結果,真的被梅特涅言中了。
憤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怒氣會讓你失去別人對你的敬意。隨便發(fā)怒的人,會把一點點小事看得像天一樣的大,過于認真讓他們夸張了自身受到的傷害。而別人則會認為這樣的人缺乏自制力而更加輕視他。易怒的人,應該將怒氣和沖動轉為有建設性的工作,避免怒氣沖沖,要盡量保持心情平靜。
點評:
讓自己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是不明智的,我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僅僅是憤怒,一切沖動的情緒都要受到控制。修養(yǎng)會在發(fā)怒的過程中消耗殆盡,自尊心也會因此嚴重受挫。所以,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易怒的瘋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時刻保持冷靜和寬容。
9.有風度的談吐才更吸引人
在日常的說話、判斷或講座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同樣的話,這個人說,我們就很愿意接受,而換成另一個人說,我們就不但不愿接受,而且還會產(chǎn)生一些反感情緒。為何會出現(xiàn)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呢?這實際上牽涉到一個人說話的態(tài)風度問題。
所謂說話的風度,是指一個人內在氣質的言語表現(xiàn),是一個人涵養(yǎng)的外化。使自己的說話具有風度,是增強自己說話魅力的重要途徑。良好的說話風度,往往可以讓人看起來更具有吸引力。
無論是企業(yè)家說話中那剛毅穩(wěn)健的氣質,還是外交官那彬彬有禮的談吐,或是政治家那穩(wěn)重雄健的言論,都會令人仰慕不已、傾心無比。正如西方戲劇家所說的,談吐的風度是一個人美麗的特殊再現(xiàn)形式。
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憋L度正是外在語言和內在氣質的恰當配合。首先,風度是一種品格和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如果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沒有優(yōu)雅的個性情趣,其說話必然是粗俗鄙陋、瑣穢不雅。其次,風度是一種性格特征的表現(xiàn)。比如性格溫柔寬容、沉靜多思的人,往往寥寥數(shù)語就能包含濃烈的感情成分;而粗獷豪放、性情耿直者,則說話開門見山、直來直去。再次,風度是涵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這主要表現(xiàn)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不卑不亢,雍容大度。最后,風度是一個人說話的選詞造句、語氣腔調、手勢表情等等的綜合表現(xiàn)。如法官在法庭說話時,則正襟危坐、不茍言笑、咬文嚼字、邏輯縝密。
許多文學大師就非常懂得在別人的攻擊和惡語相向時,保持風度的必要性。有一次詩人歌德的作品,被某一位無知的德國批評家進行了尖銳的指責,歌德當然不能示弱,于是也進行了反批評。結果是這位批評家對此耿耿于懷。
一天,歌德在公園里散步。這條小路很窄,只能通過一個人。恰巧,他那位批評家迎面走來。批評家沖歌德嚷道:“我向來沒有給傻瓜讓路的習慣。”歌德不慌不忙地讓到一旁,笑容可掬地說:“而我恰恰相反。”這個無知的批評家像斗敗的公雞一樣,紅著臉匆匆走了。
無獨有偶,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學者去訪問詩人海因里希·海涅。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想污蔑一下海涅。他明知道海涅是猶太人,便這樣說道:“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塔希提島嗎?”詩人說:“不知道為什么,你說吧”。學者說:“在那個島上呀,既沒有猶太人,也沒有驢子!”海涅十分冷靜地回答說:“不過這種狀態(tài)是可以改變的——要是我們一起到塔希提島上去,那時的情形將會怎樣呢?這個學者頓時語塞無言,十分尷尬。
我們在說話時表現(xiàn)出的風度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洋洋灑灑、侃侃而談是風度,只言片語、適時而發(fā)也是風度;談笑風生、神采飛揚是風度,溫文爾雅、含而不露也是風度;解疑答難、沉吟再三是風度,話題飛轉、應對如流也是風度;輕聲慢語、彬彬有禮是風度,慷慨陳詞、英風豪氣也是風度。
每個人在培養(yǎng)自己的說話風度時,應根據(jù)自己的性格特征、情趣愛好、思維能力、知識結構等有所選擇。另外,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huán)境下,其說話的風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與在家里跟家人閑聊時,則表現(xiàn)為兩種相差甚遠的風度。
說話的風度是每個人身上的一種自然特色,是與時代相吻合的。我們反對脫離時代追求風度;我們也反對脫離自己的個性、身份去講究風度。任何單純模仿、沒有個性的說話都毫無風度可言。
點評:
在工作單位,你的風度無時無刻不在為工作成績的提升服務;在公共場合中,你的風度是你在人生大舞臺中左右逢源、無往而不勝的保障。所以一定要學會以生動、通俗的談吐表達出個人風度的技巧。
10.交際場上要表現(xiàn)得“世故”一點
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心機,個性單純,自信心比較強烈,認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做到最好,就一定會得到認同。其實,社會遠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要在交際場中立足,不懂一點“人情世故”是不行的。
“世故”的人就該為人謹慎,說話小心些,使自己置身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做人處事的世故學問,無疑是有益的。在現(xiàn)實中,有正人君子,也有奸佞小人;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下,不懂世故、不注意說話的內容、分寸,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惹禍上身。
小華大學一畢業(yè),就被分配到了一家貿易公司上班。雖然小華能力很強,工作上進,但一直非常努力地干了幾年,他也沒有得到提升的機會。而當時與他一起進公司的人有的都做了主管,可小華還是一個最底線的員工。其實,同事們都知曉其中的原因,只是小華自己老是想不清楚。
有一次,當主管正和公司老板一起來辦公室檢查工作,當老板和主管走到小華的辦公桌前的時候,他突然站起來,對主管說:“經(jīng)理,我想提個意見,我發(fā)現(xiàn)咱們部門的管理比較混亂,有時連一些客戶的訂單都找不到。”
也許你會說,小華也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并且想改進工作。是的,他的本意不錯,但我們要了解人性的另一個方面,誰也不愿讓人當眾出丑,即使有些人能做到前仇不計,但忘不掉當眾受辱的難堪的凡人更多!所以這件事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潛在的后果:一方面雙方心里都有疙瘩,受到指責的人因為有損自尊,終究不能釋懷;指責他人者心里也總是擔心挨整,時時提防。另一方面可能埋下了將來爭斗的種子,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無波,主管當場接受意見,但可能耿耿于懷,要伺機報復。
也許小華說的是事實,但此事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因為一般說來,那種真君子、大度量的上司雖有,但大多數(shù)上司還是不想讓人當眾指責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和漏洞,特別是當著自己的老板,這樣會影響你上司的前程,即使你說得再對,如果他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職位,他還會感謝你的提議嗎?
要知道不顧“世故”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如果主管對你不滿,也許會做出一些對你不利之事,如:冰凍你,不給你事做。你臉皮再厚,也不可能每天閑著沒事吧!或者雞蛋里挑骨頭。明明你工作干得不錯,但他就是不滿意,總是挑毛??!也可以給你作出不良的業(yè)績考核。業(yè)績不好,加薪、升官還有希望嗎?分化你和同事之間的感情,造成你的孤立!等等,最陰險的,就是當眾給你難堪。例如在開會的時候批評你,作為主管,他有報復你的能力!
其實,真正懂得“世故”的人,從來都是低調內斂的,他們從不自恃有才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俗話說:“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痹谌松母偧紙錾?,如果你真有才華,也千萬別顯示你比別人聰明,那樣不僅會讓失去更多的朋友,還會招來忌恨。
小江是一個很有才氣的編輯,他編輯的雜志很有一套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因此很受歡迎,有一次還得到創(chuàng)新獎。一開始他還很高興,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卻失去了笑容。他告訴一位朋友說,他的上司最近常給自己臉色看。
這位朋友問清楚他的情況后,指出了他犯的錯誤。原因是這樣的:小江得了創(chuàng)新獎,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因此除了新聞部門頒發(fā)的獎金之外,另外給了他一個紅包,并且當眾表揚他的工作成績,并且夸他是塊主編的料。但是他并沒有現(xiàn)場感謝上司和同事們的協(xié)助,更沒有把獎金拿出一部分請客,他的上司劉主編從此處處為難他。遺憾的是,小江不相信朋友的分析,結果三個月后就因為待不下去而辭職了。
這份雜志之所以能得獎,自然是小江貢獻最大,但是他也不能獨享了這份榮譽,這讓上司怎么想?自然覺得他目中無人,恃才自傲,其次因為小江的才華也讓他產(chǎn)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權力,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小江自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換個角度來看,自傲對自己確實無益,除了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外,還會使自己喪失許多理性的東西。另外,居功自傲者身邊,由于其“功成名就”,容易出現(xiàn)一些“抬轎子”的人,他們當中有些人是出自對成功者的佩服尊敬,但往往不排除有那種別有用心之人。所謂上房抽梯,讓你爬得高摔得重正在于此。
因此,從相當大程度上來講,如何正確對待已經(jīng)取得的“功”,不僅僅是一個性格修養(yǎng)問題,而且是一個關于“人情世故”的大問題,在特定的條件、情況下,它甚至是一個有關生死選擇的重大問題。所以說人要在社交場合表現(xiàn)得“世故”一點是不無道理的。
點評:
今天的處世哲學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世故”再不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在交際、辦事的過程中,要獲得成功,要取得他人的支持,不順應社會大環(huán)境,不顧及“世故”的大學問,是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