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問題一直都是人們最重視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聲望。從古至今,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頭百姓,都把“面子”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一句“士可殺,不可辱”,就可以體現(xiàn)出“面子”情結(jié)在人們心中的根深蒂固。所以,在與人聊天的時候,無論怎樣都不能傷人面子,否則不但朋友沒得做,還有可能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
不要顯得比別人更聰明,
否則你將是這個世界上最傻的人
聰明,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聰明,于是處處顯露自己的聰明,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那你就太傻了。19世紀(jì)英國政治家查士德斐爾爵士曾告訴他兒子:“你要比別人聰明,但是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边@句話非常有智慧。
為什么既要比別人聰明,又不能告訴別人你比他更聰明呢?這是因為人性的本能是希望自己更出色,如果一個人發(fā)現(xiàn)身邊有個比自己更聰明的人,那么他就無形中被襯托得不如你。試問,誰希望自己不如別人呢?
毫無疑問,這位律師犯了“比別人聰明”的錯誤。她在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為什么不能更高明一點呢?要知道,不少人都有武斷、偏見的毛病,不少人還自負、固執(zhí),他們不愿被別人當(dāng)眾指出錯誤,不愿意接受別人比自己更聰明的事實。所以,說話太老實并不明智,因此要學(xué)會委婉。
如果你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總能讓別人從你身上找到一種優(yōu)越感,獲得一種自信和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那么別人一定會喜歡和你在一起,喜歡和你交朋友。與此同時,如果你能隱藏自己的實力,讓對方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你的真實才華,那么別人心里會暗自佩服你,從而更加欣賞你。所以,有實力但不要輕易表現(xiàn),聰明但不要隨意張揚,這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我們要時刻記住,人都是有攀比心理的,關(guān)鍵是不要凸顯自己的高人一等,而要善于把光彩讓給別人,這樣才能換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否則,你只會失道寡助,在職場中郁郁不得志。
舉個例子,公司來了一位女員工,畢業(yè)于名牌大學(xué),自認為學(xué)歷高,口才好,愛表現(xiàn)自己,不把別人放在眼里。結(jié)果呢?大家都看不慣她,不喜歡她。不到一個月,連續(xù)碰了幾顆釘子,剛進公司時的那股“舍我其誰”的銳氣,也被磨得差不多了。這才一點點變得低調(diào)起來。
總之,表現(xiàn)得比別人聰明,只能逞一時之快,而得不到長久的認同和支持,還會給自己埋下人際關(guān)系的禍根,完全得不償失。所以,說話不要太直接,做事不能高調(diào),必須牢記下面幾點。
第一,正視自己與他人。
無論你在某方面是否有過人的天賦和才華,都沒必要自傲自大,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此,聰明的話還是趕緊調(diào)整心態(tài),正視自己與他人的實力對比,保持低調(diào)謙遜的態(tài)度。
第二,適當(dāng)?shù)厥諗孔约旱匿h芒。
也許你真的有幾把刷子,但如果你不懂得收斂鋒芒,在職場上也是難以立足的。因為鋒芒太露容易沒飯吃,容易無形中把別人比下去,容易招致別人的反感。所以,你應(yīng)該認清形勢,分場合、有選擇地收斂鋒芒,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職場前進。
第三,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
在日常交往中,很多問題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本沒有正確的答案,因此,對于別人不同的意見,你沒必要和對方爭辯出誰是誰非,不妨包容別人的觀點,欣賞別人的觀點,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建立良好的人脈。
再偉大的交情,也要拿捏好尺度
“再偉大的交情,也要拿捏好尺度”。這是一種智慧的處世哲學(xué),意思是說為人處世的尺度要把握好,給彼此都留一些余地。不管做什么都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不可太過。若苦苦相逼,把一件事或一個人逼到了懸崖邊,那對雙方都不是什么好事。凡事不做絕了,留一絲回旋的余地,在未知的道路上將會更加安全和穩(wěn)定。
我們在生活中,唱的并不是獨角戲,需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分寸得當(dāng)、見好就收的處事方式,給了對方或某事轉(zhuǎn)機的余地,這也是一種寬容。這樣做,有利于我們?yōu)樽约旱娜松鷥r值觀設(shè)置一個標(biāo)尺,這對于處在殘酷社會中的我們來說尤其重要。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學(xué)會見好就收,因為留有余地,才有足夠的回旋空間。
給人留下余地,就是給自己留下余地。若一味把人逼到死角里,就算贏得了勝利也不一定是好事。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因此留一絲回旋的余地,既是寬容大度的表現(xiàn),也是維護人際關(guān)系的必要手段。就像走馬行車一樣,如果一下子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方,想要再調(diào)頭就不容易了。因此,為人處世分寸得當(dāng),才能做到進退自如、游刃有余。
墜入地獄是英國當(dāng)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爾的作品,當(dāng)時,安尼什就憑借這一雕塑一舉成名。
有一天,英國一名記者采訪了安尼什·卡普爾。這位記者在工作外,也是一個雕塑愛好者,在聊了一陣后,他向安尼什·卡普爾請教怎樣才能塑造出一個完美的作品。
安尼什·卡普爾說笑著說:“其實根本沒有什么秘訣,根據(jù)我個人的經(jīng)驗來講,要當(dāng)好一名雕塑家,要塑造出一個好作品,只要做到兩點就可以了: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點;二就是要把眼睛雕小一點?!?/p>
記者對這個答案感到很迷惑,于是不解地問道:“這是為什么呢?而且鼻子大眼睛小的話,那雕出的人像豈不會很難看嗎?”
安尼什大笑起來,解釋道:“因為鼻子大眼睛小,才會有修改的余地?。∪绻亲哟罅?,就可以往小里修改;如果眼睛小了,則可以雕刻得大一點。反之,如果一開始就把鼻子雕小了,便無法再加大;而眼睛如果雕大了,要想再改小可就太難了。”
記者笑了笑,頓時明白了留有余地的智慧。
其實仔細想想,安尼什留有一絲余地的智慧,在做人做事上也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也就是說,為人處世,分寸得當(dāng),給自己和他人留一絲回旋的余地,話不說滿、事不可做絕。這既是一種美德、智慧,也是一份情懷。
遇事拿捏分寸,留夠余地,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后路。這是做人處世中很關(guān)鍵的一個策略,也是一種審時度勢后的思想升華。余地和后路每個人都有,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夠為自己留出來。這一條后路,既是一種保全自我的策略,也是一個再生的機會。
一個善良之人往往能替別人考慮,因此也時常為他人留下余地,雖然可能會因此失去一些金錢或名利,但最終卻獲得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感恩之心。我們應(yīng)當(dāng)靈活地處理事務(wù),給人或事留有余地,不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不要把人和事往絕路上推。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對自己來說結(jié)果一定是好的。
在一個深夜,科朗先生加班回來。突然看見自己門口有一個人在東張西望,另一個在撬門鎖??评氏壬敛华q豫地撥打了報警電話,就在這兩個小偷被押上警車的一瞬間,科朗先生發(fā)現(xiàn)他們都還只是孩子,其中小的一個僅有10歲。
經(jīng)過法院審判,他們本應(yīng)該被判半年監(jiān)禁,但是科朗先生于心不忍,覺得這事還有回旋的余地。于是向法官求情道:“法官大人,我請求您,讓他們?yōu)槲易霭肽甑膭趧幼鳛閼土P吧!”
經(jīng)過科朗先生的再三求情,陪審團最終通過了請求。科朗先生把他們帶回自己家里,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友好地對待他們。不僅教他們學(xué)習(xí),還和他們一起吃飯勞動,講做人的道理。半年后,兩個孩子不僅身體強健,還學(xué)會了各種技能,而且他們已經(jīng)不愿離開科朗先生了??评氏壬f:“你們還年輕,應(yīng)該有更大的作為?!?/p>
很多年后,兩個孩子一個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經(jīng)理,另一個則成了大學(xué)教授。而且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會趕來與科朗先生聚在一起。
科朗先生本可送他們?nèi)ケO(jiān)獄受懲罰,但是他沒有這么做。凡事不可做絕,見好就收,留一絲余地比較好。于是科朗先生在解救了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相反,如果科朗先生沒有這么做,而是把孩子送進監(jiān)獄,那么半年后他們出來還是小偷,說不定還會向科朗先生報復(fù)。做事不留余地,那么以后遭災(zāi)的也許是我們自己。
人在社會,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學(xué)會拿捏分寸。話不可說滿,事不能做絕,留一些回旋的余地,才會有足夠的彈性空間。分寸這東西,就像一顆潛在的種子,你不知道什么時候開花、什么時候結(jié)果,但誰都明白,只要大家達成共識,最終必然都會受益。
給別人留面子,就是給自己留后路
俗語說:“樹有皮,人有臉?!彼^的臉,就是面子,是一個人的自尊?!懊孀印笔且患苤匾氖?,“士可殺,不可辱”就是這樣一個道理,面子在有些場合甚至重于性命。如果你處處不給人留面子,別人就會對你心存怨恨,也不會顧及你的情面,暗中堵你的門路。如果你給了別人面子,那結(jié)果就會大不一樣。對方覺得自己臉上有光,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也會如法炮制,心照不宣地給你面子。這種情形在生意場上最為常見。
也許你會說,講究面子是虛偽的表現(xiàn),但這是人性的弱點,即使是圣賢也無法超越。如果你對這個問題不夠重視,就會吃虧。也許你愿意讓別人占點便宜,但是你也會不愿意吃“沒有面子”的虧。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在他們有成就時你可以不夸贊他,但是在他們犯錯的情況下,也別以為他們錯了,你就可以隨意地數(shù)落他們。須知,在自尊和人格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如果不顧他們的自尊,他們也會反過來刺傷你的自尊與尊嚴(yán)。
對于批評,每個人自尊心的敏感程度不一,因此要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式批評。對那些自尊心較強和敏感的人,你要盡量小心說話,對他們所犯的錯誤點到即止;對于那些臉皮比較厚的人,語氣則可以適度加重些,如此才能使他們意識到所犯錯誤的嚴(yán)重性。
揭人隱私是最傷人自尊心的一種形式。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隱私,在他過去的生活歷程中,他也許曾犯下錯誤,甚至做過不光彩的事情。一個聰明的人,是不會拿別人過去的不堪之事作為威脅的,被威脅的人會因為他的污點在你手中而忍氣吞聲,但其實內(nèi)心十分氣憤,在有機會反擊你的時候一定會毫不留情。如果你這樣做,那你就失去了對方,失去了對方就是斷了自己的后路。
沃恩在一家雜志社工作,由于工作認真,為人真誠,慢慢地被升職為主編之一。雖然沃恩能夠接到的任務(wù)都不是非常熱點的事件,但是沃恩和他的團隊總是能給老板帶來驚喜,因而沃恩深受老板的賞識,而且沃恩還代表他所在的公司每年參加雜志評審的工作。在雜志界能受邀參加一年一度的評審工作是一項殊榮,很多人對此向往已久,但是很少有人能每年都在應(yīng)邀之列,充其量連續(xù)參加一兩次。
但是,沃恩卻是最幸運的一個,他每年都會收到邀請函,大家對他羨慕不已。尤其是公司里幾個時尚雜志的主編,他們年紀(jì)輕輕就能夠成為主編,在眾人的追捧夸贊中,他們也漸漸地認為自己非常有成就,覺得自己有眼光、有見識、有口才,因而比沃恩更有資格做雜志協(xié)會的評審。
沃恩非常樂意提拔這些比他年輕、思想活躍的年輕人,于是就向雜志協(xié)會提出了申請,他們接受了沃恩的申請,但提出了附加條件:沃恩仍然要作為評審參加雜志評選的工作,這讓同事們驚嘆不已。而在雜志評選的過程中,沃恩一如既往地夸贊每個雜志的優(yōu)點,并委婉地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新晉的時尚主編則是抓住缺點不放手,大肆地談?wù)摚⑶姨咸喜唤^,把別人的雜志貶得一文不值,而他本人所做的雜志則都是優(yōu)點,甚至不惜貶低別人的作品來提高自己。
在評選活動結(jié)束后,這位年輕主編就被人通知下一屆評選活動將不會再邀請他作為評審。而沃恩仍然是不溫不火的主編,但是每年他的作品中總會有一部或兩部斬獲大獎,沃恩在雜志界過得風(fēng)生水起。他在年屆退休時,有人問他其中的奧秘,他才微笑著告訴人們自己的“訣竅”。其實要說專業(yè)眼光,沃恩并不是特別在行,他之所以每年都會被邀請,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善于給所有人“面子”,在公開的評審會議上沃恩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多稱贊、常鼓勵、少批評。畢竟每一份雜志都有它的優(yōu)點,而對于不足之處,沃恩就會等會議結(jié)束后,私底下找編輯人員溝通,指出他們的缺點。
盡管雜志有名次先后,但沃恩讓所有人都有面子,而那位時尚主編卻因為在公開場合太不顧及別人的面子而被拒之門外,作品再好也不會有人青睞了。也就難怪承辦該項活動的人員和編輯都尊敬沃恩、喜歡沃恩。
現(xiàn)下很多年輕人小有成就,就沾沾自喜,認為自己非常有能力。他們生怕沒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逮到機會就滔滔不絕,把別人批評得一錢不值。有的甚至不惜貶損別人來提升自己,根本就沒有“給別人面子”的意識。其實這種舉動是在為自己的禍端鋪路。人們常說:“過頭飯不可吃,過頭話不可講?!狈彩乱卸?,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聰明的人懂得給自己留退路,給別人留余地,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鋪路。
不要做有傷別人面子的事情。不要當(dāng)面羞辱人,不要當(dāng)眾揭露別人的過錯,輸贏場合不要太計較,要主動做面子給對方。適度地吹捧對方,要時刻為對方著想,尊重對方,不管對方是大人物還是小人,這樣可以避免你的人際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
無論做什么事、說什么話,都要給別人和自己留下余地:就如同建筑樓群要留出綠化帶;鋪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離就要留下空地,以免路面膨脹;字畫圖書的“留白”是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做事留有余地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不給別人留后路就是斷自己的后路,而斷自己的后路就是把自己逼上絕路。
即使你不喜歡對方,也要笑臉相迎
一間小雜貨店對面新開了一家大型的連鎖商店,這家商店有即將打垮雜貨店的景象。雜貨店的老板憂愁地找牧師訴苦。牧師建議他:“每天早上站在商店門前祈禱你的商店生意興隆,然后轉(zhuǎn)過身去,和那家連鎖商店搞好關(guān)系?!彪s貨店的老板照做了。一段日子后,正如雜貨店的老板當(dāng)初所擔(dān)心的,自己的商店關(guān)門了,但因為自己多年經(jīng)商的經(jīng)驗,和與對面連鎖商店全體人員的良好關(guān)系,他被聘為了那家連鎖店的經(jīng)理人,而且收入比以前更多。
人際關(guān)系的經(jīng)營也是如此,在我們所認識的人當(dāng)中,你不可能要求人人都喜歡你,你也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甚至?xí)钟憛捘骋粋€人,看到對方就讓你心里不舒服。但是人際交往的規(guī)則告訴我們,要想得到更多的朋友,就要盡量減少敵人的數(shù)量。所以,即使是面對你不喜歡的人,也要笑臉相迎,說不定在你的感化之下,對方也能夠成為你關(guān)系網(wǎng)中的一員。
剛剛畢業(yè)不久的王瑋,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工作環(huán)境、同事、待遇,各方面都讓他很滿意,唯一讓他覺得不好的就是他的舍友。王瑋住在單位的職工公寓,宿舍里還有三個人,其中一位舍友就很不好相處。
王瑋的這位舍友是幾個同事中年齡最小的,但他平時似乎就沒有朋友,大家也都不喜歡他。每次他加班,下班回到宿舍時聲音總是很響,影響了舍友們的休息。大家都說他人小鬼大,心眼很多,常在人前搬弄是非。他還愛翻弄別人的東西,至于宿舍的衛(wèi)生,他也總是借故不清理。
雖然都是些小毛病,但矛盾越積越多,慢慢地,王瑋的這位舍友就被別人孤立了。平時大家都不愛搭理他,只有王瑋還對他笑臉相迎。雖然王瑋心里也不喜歡這位舍友,但他想,自己一個人出門在外,多個朋友多條路,再說他也并沒有做什么損害別人的事。
他這樣做的確是對的,兩個月后的一天,王瑋險些丟掉這份工作,正是這個舍友在關(guān)鍵時刻拉了他一把。這天,主管突然說前一天的工作出現(xiàn)失誤,而工作交接是王瑋簽的字。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平時不討人喜歡的這位舍友出來證明責(zé)任不在王瑋,并和主管據(jù)理力爭,最終查明了事情的真相。
很多人在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時,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惡語相加,總之沒有好臉色。然而這樣的做法不管是對你的事業(yè)還是生活來講都是非常不利的,聰明的人應(yīng)該明白這點的重要性。那么,我們該怎樣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呢?
第一,把自己當(dāng)別人。
即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榮辱,不要意氣用事,也別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周圍的人。很多人非常在意自己的榮辱得失,稍有不如意,就對周圍的人擺臉色,甚至?xí)昙耙恍┎幌喔傻娜?。其實認真考慮一下,你不喜歡某個人,是不是因為這個人曾經(jīng)指出過你某些不足的地方?有些人心胸就是狹窄,總是對指出自己缺點的人耿耿于懷,其實大可不必,你應(yīng)該感謝那個讓你看到自己缺點的人。
第二,把別人當(dāng)自己。
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個人能夠始終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才能急別人之所急,做人千萬不要老是以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別人。我們每個人的遺傳特質(zhì)以及成長的環(huán)境都是獨特的,這就造就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行為方式和獨特的人格。我們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只看到對方的行為、性格與自己的不同,那么就會因小失大,失去很多交友的機會。
因此,在社交中我們也要學(xué)會求同存異,換位思考,遇事多理解他人,用寬容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多為他人著想。發(fā)生了什么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那么我們就可以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他人,就算是面對自己不待見的人,也能夠和平相處。
第三,把別人當(dāng)別人。
即尊重別人。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哪怕你不認同對方的觀點,不喜歡對方這個人,也要給對方最起碼的尊重,不干涉對方的隱私,不冒犯對方的私人空間。在人際關(guān)系中,十分常見的一個原理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說的就是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你尊重他,他也會尊重你。
第四,把自己當(dāng)自己。
即在自知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揚長避短,更成熟地與別人相處?,F(xiàn)在很多人做事的方式總是略顯幼稚,尤其是年輕人,一直停留在小時候的交友習(xí)慣上,要知道,你今天與之擦肩而過的“路人甲”,很有可能會在今后幫上你的大忙。所以,既然已經(jīng)踏入社會,就要學(xué)一學(xué)圓滑的處世之道,今后再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你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正所謂“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或大或小的缺點和不足,很多時候,朋友之間就是用來取長補短,彌補不足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排斥自己不喜歡的那個人,試著每天給對方一個微笑,學(xué)會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總有一天,你會為此獲得友誼。
“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最招人煩
人常說:“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專打不長眼的?!边@話說得實在有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忌諱的東西,如果在與人交談的時候不小心跨越了這個“雷池”,傷了人家的面子,肯定會遭到他人的批評和厭惡。其實,聰明的人應(yīng)該都深諳此道,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都分得一清二楚。可是生活中就是有那么一些“糊涂蟲”,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從來都不懂得察言觀色。
比如人家本來就失戀了,你原本好心去安慰,可是卻一個勁地說戀愛如何如何美好,這不是揭了傷疤再撒鹽嗎?還有的人去醫(yī)院探望身患重病的朋友,本來應(yīng)該說點好聽的轉(zhuǎn)移病人的注意力,可是卻不停地幫人分析為什么會得這樣的病,這不是存心給人添堵,勾起別人的傷心事嗎?這樣的人往往是好心辦壞事,所以,學(xué)會察言觀色在人際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
清代的康熙皇帝,青年時勵精圖治,做過不少大事。但到了晚年,可能是因為年紀(jì)大了,所以十分不喜歡別人說老字。如果有誰說老,他輕則不高興,重則要讓對方飽嘗皮肉之苦,甚至丟掉腦袋。左右的臣子們都知道他這個心理,所以一般情況下都盡量地回避。
有一次,他帶著一群嬪妃到湖邊釣魚,不一會兒,感覺魚竿一動,康熙皇帝連忙舉起釣竿,只見魚鉤上掛著一只老鱉,心理十分高興。誰知剛剛拉出水面,只聽“撲通”一聲,鱉脫鉤掉到水里又跑掉了,康熙長吁短嘆連叫可惜。在康熙身旁陪同的皇后見狀連忙安慰說:“看樣子這是只老鱉,老得沒牙了,所以銜不住鉤子了?!?/p>
話音沒落,旁邊另一個年輕的妃子就忍不住大笑起來,而且一邊笑一邊不住地拿眼睛看康熙??滴跻娏瞬挥傻谬堫伌笈J為雖然皇后是言者無心,而那妃子卻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沒有牙齒,老而無用了。于是將那妃子打入冷宮,失去了自由和寵愛。
“老”字對于晚年的康熙來說是個禁忌,可是為什么皇后與妃子的結(jié)果卻截然相反呢?因為康熙與皇后的感情甚篤,他的想法都是積極的,所以他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知道皇后是一片好心的安慰。妃子雖然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但她是在皇后的基礎(chǔ)上故意曲解,把那只逃掉了的老鱉比作了皇上,是對皇上的大不敬。
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環(huán)境,由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結(jié)果來,這正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其實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妃子沒有眼色的緣故。所以,生活中,說話懂不懂看人眼色是一個很嚴(yán)肅的問題,千萬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否則傷害了別人不說,別人也不會輕易放過你,到頭來只能是兩敗俱傷。
某校一位畢業(yè)于名牌大學(xué)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十年的老教師要退休了,學(xué)校為他與另一位曾經(jīng)多次榮獲過“先進”稱號的退休老同志一同舉行了一個歡送會。參加歡送會的同事和領(lǐng)導(dǎo)對他們兩人的工作進行了中肯的贊揚和認可,相比之下,對那位曾多次榮獲過“先進”的老同志的美譽尤多。當(dāng)輪到兩位受歡送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謝辭的時候,他們對大家的贊譽作了深情的感謝。一時間,會場上充滿了一種令人感動的溫馨氣氛。
作為答謝,話本該說到這里為止。然而,那位老教師卻并未就此打住,從他人對另一位“先進”的贊揚中有了其他的感觸,并作了不切實際的聯(lián)想和發(fā)揮:“說到先進,我感到十分遺憾,因為我從來也沒有得過一次……”
話還沒說完,他對面平日與他相處得不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師突然搶過了話頭:“那不是你的問題,都怪我們沒有提你的名。”話中帶刺,不饒人的語氣讓人很是難堪。冷不防,老教師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傷,一時間會場中出現(xiàn)了一種怏怏不悅的尷尬氣氛。一位領(lǐng)導(dǎo)見勢不對,馬上接過話茬兒,想把氣氛緩和一下。
按說此時的他應(yīng)避開“先進”這個敏感的話題,從其他的話題入手。但是,他卻反反復(fù)復(fù)勸慰那位退休老教師,叫他對“先進”的問題不要在意,沒有評過先進,并不代表不夠好,先進不僅僅在名義,當(dāng)然還要看重事實等等。一席話,也就等于把本應(yīng)避而不談的話題作了重復(fù)與引申,讓本來就很尷尬的氣氛變得更加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如何把話說到人心里的確是一門很深的學(xué)問,但是要立足于社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人,這門學(xué)問就必須掌握。尤其是在求人辦事的時候,更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否則的話,人都被得罪完了,誰還會幫你呢?說話應(yīng)該說別人愛聽,合時宜的話,這樣才能說到別人的心里,別人才會對你有好感,有求于他時他才會幫你。所以說,無論在什么地方,說話切忌“哪壺不開提哪壺”。
別人的隱私,要么拒之門外要么爛在肚里
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誰都不愿把自己的隱私在公眾面前“曝光”,一旦曝光,他就會感到難堪甚至惱怒??墒巧钪?,關(guān)注和談?wù)搫e人的隱私似乎是人們的一大愛好。比如那些明星的隱私,一些八卦雜志上一旦出現(xiàn)“某某今天與神秘人逛街吃飯了”、“誰和誰在哪結(jié)婚了”之類的消息,很容易就會被搶購一空,看完之后還要與周圍的人議論一番。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時候,為了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麻煩,引起他人的不快,我們最好不要去觸碰他人的隱私,哪怕好奇心再強,也要學(xué)會控制自己。因為隱私是與公共利益無關(guān)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都應(yīng)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話題,免使對方當(dāng)眾出丑。尤其是朋友主動與你分享了秘密之后,更是要三緘其口,否則,只會讓你們的友誼城墻轟然倒塌。
上大學(xué)時,沈丹和程怡婷是一個寢室的,兩人關(guān)系特別好,無話不說。后來,沈丹發(fā)現(xiàn)程怡婷從來不提起自己父母的事,于是就隨口問了問,程怡婷一下子眼睛就紅了,說出了實話。其實自己的父母在自己上小學(xué)的時候就離婚了,后來爸爸病逝,媽媽嫁了別人,自己一直跟著小姑生活。
為了安慰程怡婷,沈丹也說出了自己的一個秘密,說自己也有難以啟齒的事,就是自己有體臭,之前做過手術(shù),但傷口才恢復(fù)不久,就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除干凈,洗過澡后沒有什么,但是一出汗,味道就又來了。為這個事,沈丹很害怕和別人靠得太近。兩人就這樣互相安慰著對方。
一年后,沈丹有了男朋友。一次,她不小心說出了程怡婷父母的秘密,沒想到男朋友是個大嘴巴,沒過多久這件事就在班上傳開了。程怡婷很生氣,于是也把沈丹有體臭的事告訴了其他人,大家看沈丹的眼神一下子都變了。為這事,沈丹的男友和她分了手,而且和程怡婷曾經(jīng)那么深厚的友誼也隨之破裂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深藏心中的幾個小秘密,如果你的朋友愿意把這些秘密和你分享,那你們之間一定是非常好的知心朋友。對于朋友的秘密,即便她沒有叮囑你不要外泄,但你也應(yīng)該心知肚明這種事傳出去會不會對她造成影響。所以對于別人的隱私,請一定要咽進肚子里。否則,你會損失巨大。
做人做事一定要嚴(yán)守口風(fēng),在與別人交談之前,一定要事先想好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可以說。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也要學(xué)會自動過濾,該聽的聽,不該聽的立馬忘掉。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你不小心知道了他人的隱私,你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心腹,但是如果你處理不好,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心腹大患。
劉婷婷、李艷和楊倩是同一公司同一部門的員工,公司正準(zhǔn)備提拔一名主管,因為前任主管已經(jīng)到了退休的年齡。由于劉婷婷和李艷業(yè)務(wù)能力較強,公司打算從她們倆中間選一個。劉婷婷平時與上層領(lǐng)導(dǎo)關(guān)系不錯,而李艷則是前任主管面前的紅人。上層領(lǐng)導(dǎo)已經(jīng)透出口風(fēng),計劃由劉婷婷接替。
但是在這關(guān)鍵時刻,卻發(fā)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公司里突然傳出劉婷婷存在男女關(guān)系問題,而傳播源就是楊倩,結(jié)果自然是由李艷接替了主管的位置。楊倩的做法招致了上層領(lǐng)導(dǎo)的不滿,所以借故將她調(diào)到了效益最差的部門。
楊倩之所以會被調(diào)換部門,就是因為她傳播了同事的隱私,成為了別人前途上的攔路虎,自然會受到別人的怨恨和報復(fù)。而像她這樣的人,其他的同事也會加以防備,不會與她走得太近,害怕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她嘴上的“犧牲品”。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隱私和小秘密。也許有過不幸的家庭;也許曾經(jīng)被親密的愛人傷害過;也許是因為自己做過一些不堪回首的事情;也許是自己身體上的小缺陷……這些東西一旦被公之于眾,輕則讓人顏面盡失,重則讓你們的關(guān)系僵化,甚至是更嚴(yán)重的后果。
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善于控制自己,說話之前一定要三思,否則即使后悔莫及,也不可能再有回旋的余地。到時候不僅當(dāng)事人會受到嚴(yán)重的傷害,你自己也要吞下親手釀造的苦果。
說話口無遮攔,無異于拿自己的前途當(dāng)賭注
有一則笑話是這樣說的:一位長得略胖的婦人一進服裝店,售貨小姐就對她說:“大娘,你太肥了,我們沒有您可以穿的衣服?!边@位婦人氣得不知如何才好,此時老板娘很不好意思地趕緊賠不是,卻是二度傷害,因為她說:“我們這店員是從鄉(xiāng)下來的,特別不會說話,但說的都是真話?!?/p>
在生活中,像售貨小姐和老板娘這樣心直口快的人非常之多,常常因為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傷害,也給自己帶來煩惱和困惑:我就是隨意的一句話,他怎么會生氣呢?有那么嚴(yán)重嗎?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只為嘴傷人。許多人常常不假思索就信口開河,因而導(dǎo)致種種不良的后果。若只為滿足自己一時的口快而言行不慎,讓別人下不了臺,也會把自己的事情弄得很糟,這是不禮貌的,也是不明智的。所以,我們在與他人交談的時候,切莫逞一時口快,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下班回家的閻錦文看到鄰居唐云龍在和一個退休的老干部下象棋,身為象棋迷的閻錦文立即卷入了其中??粗粗?,閻錦文感覺唐云龍走的一招棋不甚理想,便開口:“哎喲,這棋走得臭哇!”唐云龍白了閻錦文一眼:“我還用你教?”而那個老干部則客客氣氣地說:“要不下一局你來下?!痹趦蓚€人的“軟硬兼施”下,閻錦文被迫住嘴了??墒遣痪糜忠娞圃讫堄谐粽谐霈F(xiàn),閻錦文只好勉強忍住。
可是,又走了幾步之后,唐云龍再也忍不住了。因為如果再忍下去的話,那就有見死不救非仁義之嫌了——因為老干部出了一手妙招,唐云龍卻還蒙在鼓里!閻錦文又一時口快:“快回馬!快回馬!”此話一出,就又知錯了,還來不及改,那位一直很客氣的老干部終于怒不可遏:“你這人怎么嘴這么快啊!”
受此一番羞辱,閻錦文悻悻然離去,心里卻很不是滋味。轉(zhuǎn)念一想,誰喜歡在做一件事情時有人在一邊指指點點呢?自己的一時嘴快,無疑會刺傷別人的自尊心,這種招人厭惡的事自己為什么要做呢?
如果一個人說話不加修飾,只會橫沖直撞,直言直語,那不僅會傷人,還會傷己。很多時候,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如果不注意說話方式,往往自己所說的話,在別人聽起來非常的刺耳,感覺很不舒服,所以千萬不要讓自己有這種行為,否則人人都會對你避之不及。
季羨林老先生的一句“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充分展示了他的修養(yǎng)和禮貌。生活中會遇到這樣一些人,心直口快,說話不講究措辭和語氣,怎么想怎么說,這樣的人我們通常會稱其沒心眼。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種人往往容易在不經(jīng)意間傷害到別人,也傷害到自己。
有一位心地善良、能力也很強的女人,按說周圍應(yīng)該有很多的朋友,可是人們總是小心翼翼地與她相處,因為人們害怕她那一張從不饒人的利嘴。有人曾經(jīng)忠告她:“你的性格爽直是優(yōu)點,但是經(jīng)??烊丝煺Z,卻是缺點。因此,與你交往的人既喜歡你的好人品,又害怕你心直口快的說話方式,最好你能夠改一改?!?/p>
可是她還是我行我素,不注意對他人的說話方式,光顧自己痛快,不顧他人的臉面,卻沒有感覺到“心直口快”說話方式的危害,最終在年度考評中,她的優(yōu)秀票率不是很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她經(jīng)過深刻的反思之后,認為自己一定要改一下那種“心直口快”的毛病。
很多人心直口快,沒有城府,從不拐彎抹角。也許在有些人眼中,這樣的人看起來天真直率,與之相處十分輕松,可是有時候這樣的人卻很讓人頭疼,因為他總是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中傷別人,讓對方尷尬得下不來臺,你怪他吧,他是無意;你不怪他吧,他又屢次讓你惱火。這樣讓人頭疼的家伙,招架不住的話只好退避三舍了。
心直口快從來就不是什么優(yōu)點,說話不注意,只圖一時口快就惡語傷人,不僅傷人面子,還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感情,若本來就是不太熟悉的人,恐怕還會徒增怨恨。逞一時口頭之快只會給自己樹敵,人際交往的原則應(yīng)該是永遠避免跟別人發(fā)生正面沖突,只有謙卑待人,才能得到長久的友誼。所以,要想得到更多人的關(guān)注,首先就必須改掉“心直口快”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