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數(shù):2303  |  更新時間:2012-08-20 17:40:29  |  分類:

兒童教育

圣彼得堡——“十月革命”誕生地

城市名片

國別:俄羅斯

位置:位于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河口

地位:俄羅斯第二大城市

年代:1703年建造

名城掠影

圣彼得堡是俄羅斯文化和歷史名城,以建筑的精美聞名于世,素有“地上博物館”之稱。彼得保羅要塞、彼得大帝夏宮、斯莫爾尼宮、冬宮、喀山大教堂、圣伊薩克大教堂等建筑高雅華貴、多姿多彩。聞名遐邇的冬宮,坐落在圣彼得堡皇宮廣場。1917年沙皇被推翻以后,這座昔日沙皇的宮殿便成了十月革命的象征。1922年它成為與之相鄰的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另外,普希金、萊蒙托夫等許多俄國著名詩人和作家都曾在此生活和從事創(chuàng)作。

圣彼得堡與歐洲其他城市最大差別在于,所有歐洲首都名稱均為一個字 ,并且僅擁有一個含義;然而圣彼得堡的名稱卻來自于三個不同的起源:“圣”—— 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耶穌的弟子圣徒之名,在希臘語上解釋為“石頭”,“堡”——在德語或者荷蘭語中稱為“城市”;如此一來,圣彼得堡的名稱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并且同時說明,這個年輕的城市蘊含著不凡的文化背景來源。它不但沿襲了德國及荷蘭的文化傳統(tǒng)(荷蘭語與德語同屬日耳曼語系),并且城市的象征意義和以圣徒彼得為守護神的古羅馬緊緊相關。有趣的是,甚至圣彼得堡市徽——一個左右交叉的海錨,也類似羅馬梵蒂岡的徽章。

1914年前稱圣彼得堡(Sankt Pitersburkh,Sankt Peterburg),1914—1924年稱彼得格勒(Petrograd),1924—1991年名列寧格勒(Leningrad),1991年復稱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在圣彼得堡市內(nèi)有世界第三大教堂—圣埃薩大教堂又稱伊薩基輔大教堂,這教堂始建于1858年,歷時40年之久才竣工,內(nèi)部以墨綠色大理石裝飾,天花板上的壁畫是用14種不同寶石鑲成,祭壇前之圣像全部用鍍金鑲成,是著名的觀光勝地。

彼得宮坐落于市郊西面的芬蘭灣南岸,占地八百公頃,是沙皇的夏宮,在富麗豪華的花園中,有各種布局巧妙的噴泉和金像,有的噴泉還會戲弄人,若不慎踏中機關,水柱便由四面八方噴來,其樂無窮。彼得宮更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

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亦是位于圣彼得堡,這也是以往的沙皇冬宮,現(xiàn)為俄羅斯國立博物館的一部分,內(nèi)藏有世界珍貴的名畫和雕塑,如著名的達芬奇、畢加索、凡高等名家的油畫。名貴鐘表器皿達二百七十萬件,集世界各地之大成。此外,市內(nèi)之名勝如尼華河、皇宮大廣場等也是值得一游。

圣彼得堡還是世界上少數(shù)具有白夜(不夜城)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幾乎沒有黑天,入夜時漫步在靜靜的涅瓦河畔,遙望著蔚藍天空的北極光,感覺猶如在夢幻中一般。 在觀光之余,游客也可瀏覽一下納夫斯基大街,這里有很多售賣充滿民族特色商品的店,游客在此一定可以買到所喜愛的紀念品,滿載而歸。

名城故事

1703年,當彼得大帝作出要在涅瓦河河口建一座城市的決定時,人們都驚呆了。

在波羅的海附近荒涼的沼澤地帶建一座城市,這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人們更難以想象這樣一座城市會長期存在下去。然而,3個世紀過去了,作為俄羅斯歐洲部分的象征圣彼得堡卻依然存在。它的長期存在證明,當時被視為瘋狂的這一沙皇構想是有道理的。

彼得大帝要在那里建一個要塞,以鞏固他在波羅的海地區(qū)的戰(zhàn)果,對付桀驁不馴的瑞典人和防止瑞典人從海上發(fā)起進攻。他要使這個建于荒涼地帶的要塞今后成為他的國家的首都。

彼得大帝親自領導艱巨的城市修建工作。波羅的海附近是沼澤地,那里沒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也沒有能提供石料的采石場,所需要的木材和石料都必須從遠處運來。在這之前,首先必須把沼澤里的水排干。

彼得大帝從國外請來建筑專家,讓這些專家把知識傳授給俄羅斯人。龐大的施工隊伍是由農(nóng)奴和士兵組成的。這項工作與其說是一項正常的建筑工作,還不如說是一種苦役。許多人死于這種苦役,逃跑的人也很多,當局便不斷從農(nóng)奴及民眾中抓來新的勞動力填補施工隊伍。

起初,工程以木材和土方為主要建筑材料,但漸漸地,石料成了主角。從1710年開始,被強迫遷入該城的居民每個人必須提供100塊石頭,其他每個進城的人也必須帶入一些石頭。按照彼得大帝起初的計劃,它必須取代阿爾漢格爾斯克成為整個俄羅斯面向歐洲的商業(yè)中心,彼得大帝的雄心是促使俄羅斯成為歐洲國家。

修建了圣彼得堡以后,還必須充實這座城市的人口。沙皇頒布了一系列敕令,規(guī)定莫斯科的某些社會階層或行業(yè)的人(如軍人與商人等)必須移居圣彼得堡。這是一種令人恐懼的移居,因為圣彼得堡草創(chuàng)不久,經(jīng)常受到火災和洪災兩大災害的威脅。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時,他的這個首都一度處于危險之中。許多人主張返回莫斯科,彼得大帝的遺孀葉卡捷琳娜一世頂住了這一壓力,但她的繼任者——年輕的彼得二世卻讓步了,他到前首都莫斯科接受加冕并住在了莫斯科。在以后的時間里,圣彼得堡蕭條了。但是,1732年,女王安娜回到了圣彼得堡。在她統(tǒng)治時期,東西兩個首都一直保持著一種平衡。

1762年上臺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結束了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間搖擺的歷史,圣彼得堡終于成了帝國的唯一首都。女王著手規(guī)劃整個圣彼得堡的格局,按照自己的更為傳統(tǒng)的藝術風格策劃修建了一些建筑物。彼得大帝根據(jù)荷蘭人的啟發(fā)已經(jīng)使圣彼得堡具有了意大利城市的風格,他的女兒伊麗莎白的努力則進一步使這座城市成為俄羅斯的“北方威尼斯”。而在葉卡捷琳娜二世執(zhí)政時期,圣彼得堡更具有了新古典主義的色彩,成為歐洲最豪華的城市之一。在她執(zhí)政的34年里,她只4次到過莫斯科,并且每次在莫斯科住的時間都比較短。

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